乐视网打破沉默回应上市质疑
盖虹达
2010-08-27 07:56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盖虹达 据京华时报消息,在成功登陆创业板两周之后,视频网站乐视网终于打破沉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对此前备受业界和媒体质疑的流量、收入等问题做出正式回应。乐视网副董事长兼COO(首席运营官)刘弘表示,乐视网之所以能成为国内成功登陆A股的首家网络视频公司,主要得益于6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付费和正版的战略,“收入多少不是看网站流量,而是取决于变现能力。比较流量没有任何意义,不能变现的巨额流量也是垃圾流量”。

流量变现为收入

来自权威流量监测机构Alexa的数据显示,8月12日上市当天,乐视网的流量在全球排第1132名,在中国排第125名;优酷在全球排第51名,在中国排第10名;土豆网在全球排第70名,在中国排第12名。优酷、土豆网至今都未宣布盈利,上市事宜也是前途未卜。

刘弘昨天表示,表示,与其他国内视频网站不同,乐视网一直坚持收费模式和正版策略,尤其是乐视网拥有30万活跃收费用户,每人每月至少付费30元,可保证乐视有源源不断的收入,令公司在资金上没有压力。

乐视网的上市招股说明书注明,乐视网的收费业务主要有高清视频付费点播、版权分销、广告和手机电视等。在该公司去年1.4亿元的总收入中,网络高清视频服务收入为7354万元,视频广告为3693万元,收费模式带来的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很高。

对于流量和收入的关系,刘弘还以美国视频网站 YouTube和Hulu举例。他称,最新的数据表明,Hulu的流量在美国市场只占1%,排名远远落后于YouTube,但Hulu一家的广告收入却占全美国视频业的33%,高于YouTube。“可见,流量多少和收入没有必然联系”。刘弘强调。

早买版权成本低

对业界提出的“在网络版权不断涨价的情形下,乐视网还能盈利”的质疑,刘弘表示,乐视网从2004年成立之初就确定了走正版路线,当时国内的网络数字视频版权概念基本还没有兴起,很多版权方都不明白网络版权可以卖,所以当时购买网络版权的价格比较低,乐视多年来打包购买了3000多部正版电影、4万多部电视剧,以低廉的价格积累了大量正版影视剧资源。

对于去年以来被炒高的网络版权费,刘弘认为存在一定的泡沫,“不过版权费越高,越考验视频网站的变现能力”。他表示,乐视网有版权分销业务,在版权涨价的时候,还可以获得一部分出售版权的收入,以对冲公司购买高价版权的开销。

此外,刘弘还表示,自从去年国家打击网络盗版、关停上百家BT影视下载网站后,许多用户都转移到坚持正版的乐视网。而且,去年以来搜狐、优朋普乐、酷6以及乐视网等坚持正版的视频网站联合起来打击盗版,并把很多在盗版网站投放广告的广告主告上法庭,也使得部分国际广告主将广告投放到乐视网。

借力三网融合 

刘弘更看重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网络电视视频业务和手机视频业务,他预计这两块业务将有超过千亿元的市场,“中国用户在电视和手机上有付费的习惯,因此未来两年内基于电视和手机的视频业务会呈爆炸式增长”。

刘弘透露,乐视网将在三网融合的业务上加大投入,公司已率先在行业内推出“乐视网络超清播放机”,用户将可使用该播放机在电视上付费联网看高清视频。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