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称网络被中国“劫持”18分钟 中电信否认
刘丹
2010-11-19 13:28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丹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国会属下美中经济和安全审查委员会在本月17日提交给国会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电信公司(ChinaTelecom)今年4月因发出错误的网络路由信息,导致通向美国主要公司、美国军方和美国政府网站的因特网通讯,被绕道中国发送长达18分钟。

据称,这些被“劫持”的电子信函是寄往美国国会国防部等重要政府机构,以 .gov 和。mil为域名的网站通信在4月8日出现了18分钟的跳转,其中包括参议院几个网站、所有4个军事部门的网站、国防部办公室网站、美国航天局网站、商务部网站、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网站等。还有戴尔、雅虎、微软和IBM公司等商业网站。

报告说“当时这些邮件绕道去了中国,委员会说并没有所谓的重要机密文件被窃取,而是电子信函在传送的时候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的时候中间被截断了18分钟”,现场有委员怀疑这举动是有政府的介入,不可能是黑客所做的。

中电信否认

这不是美国媒体第一次将网络安全问题指向中国,16日,美国福克斯网站曾夸大因特网数据跳转中国的现象,并指其涉及安全问题。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11月16日的报道将矛头直指中国电信,并称本网站获得的一份国会委员会的报告草稿称,中国国有的一家电信公司──中国电信──在那次持续18分钟的事件中“劫持”了因特网上大量的传输数据。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在这份316页的报告中写道:尽管委员会无法判断中国电信公司对被劫持的数据做了些什么,但此类事件可能有若干严重影响。这种程度的信息获取可能使其得以监视特定客户或网站。

昨日,中国电信公司发布官方声明,否认曾在4月间“拦截”美国网络资讯以及该类拦截资讯的行为。

美中经济会安全审查委员会建立于2000年,负责就美中关系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的影响,向美国国会提出建议。

在该报告中,还就此前颇受热议的谷歌和中国政府之间的纷争展开了讨论:这事件的开始是谷歌宣布其网站受到黑客攻击,并宣布谷歌不再为中国审查搜索结果。最终,中国政府接管了审查工作,并更新了谷歌在中国运作的许可证。

据国外媒体报道,侵入谷歌的黑客获取了谷歌的原代码,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计算机代码。一些计算机专家正在观察,谷歌在中国的竞争对手百度,它的运作性能是否在突然之间大大提升。如果这样,就表明百度正在使用谷歌的代码。

但报道并未指出,该事件与其所称的中国“劫持”美国网络18分钟有何关系

网络空间战

台湾《自由时报》11月15日发表题为《国安受威胁,美紧盯中国电信设备业》文章指出,美国因为嫉妒中国抢占全球电信行业市场和电信设备发展取得进步而大泼污水,指出了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报告的意图: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发布一份草拟的报告指出,中国正渐渐成为全球电信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但这对美国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要求美国政府加强检视。

报告指出:中国实际上正成为电信等很多部门的主要市场推手,因外国企业参与基础建设关键零件的制造、安装、应用和维护,从而引发的国家安全脆弱问题似乎日益明显。

日本媒体则称各国正在网络空间展开激战推进网络信息安全机制建设。日本《选择》月刊11月号刊登题为《看不见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全球网络战日益激烈》文章,文章报道说:

世界各国正在网络空间展开激战。美国与中国今年公开宣布创设“网络司令部”,俄罗斯、西欧国家、以色列也在推进体制建设。“网络战争”正从应对黑客和恐怖组织转入拥有丰富财力和人力资源的国家扩大攻击力与遏制力的阶段。网络空间的间谍和攻击主体往往是国家机构,成败取决于综合国力。

美军“网络司令部”创立于今年5月。基思·亚历山大司令在9月的创设仪式上指出,对美军的攻击每小时达到25万次,网络间谍每年造成3000亿美元损失,强调司令部归根到底是用来“防御”的。

美国国防部今年8月向中方发动攻势,向国会提交了详细介绍“中国网络战争执行能力”的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和军队指使民间黑客集团向美国政府和产业界发动网络攻击。

而俄罗斯在2008年进攻格鲁吉亚时,曾利用网络攻击使格鲁吉亚政府职能陷入瘫痪状态。

此外,朝鲜网络攻击部队在2009年对美国和韩国的政府机构等集中进行了网络攻击。作为对抗措施,韩国也于今年年初公开宣布将组建网络部队。

在西欧,德国的网络部队最为公开,“情报与计算机网络作战局”拥有6000多名成员。英国的“政府通信总部”(GCHQ)历史比美国的国家安全局(NSA)还悠久,法国也有同样的机构,两国无疑都在准备组建网络部队。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