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7-18
种昂
订阅

涉案金额40亿中国轻骑原董事长被控六宗罪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种昂 7月3日,中国轻骑集团原董事长张家岭一案逐渐浮出水面。经过长达三天的庭审调查,张家岭被控信用证诈骗罪、偷税罪、受贿罪等六大罪状。其中,仅信用证诈骗就达近300起,涉案金额40多亿元。

像很多国有企业家一样,张家岭曾有着辉煌的业绩,但创业期企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伴生着大量管理漏洞、甚至违法行为,一旦企业经营不善,后来的投资者即以经济上的违法使其身陷囹圄。

迟到的觉醒

2008年7月1日,中国轻骑集团原董事长张家岭因涉嫌经济犯罪在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审理。

根据公诉方的指控,张家岭在任期间共犯有六大罪状:利用信用证诈骗高达近300起,涉案金额40.8亿元;采取伪造账簿、记账凭证等手段,偷逃税10204万余元;利用集团旗下公司虚开工资,其中378万余元占为己有;将新大洲公司的650万元供他人私人使用,至今未追回;收受单位及个人贿赂共50.5万余元。

庭审期间,对于偷税罪、受贿罪、贪污罪、私分国有资产罪和挪用公款罪的指控,张家岭基本未作辩解,辩论的焦点集中于信用证诈骗罪。

在信用证诈骗中,较大的一起是在1995年至1997年。当时,轻骑集团及其子公司曾在中国银行济南分行开具买方信用证,由中国银行向轻骑集团指定的海外交易方垫付了折合人民币10多亿元的款项。这些款项大部分至今未还,济南轻骑一子公司因此背负了巨额债务。张家岭则涉嫌虚构贸易背景获得信用证。

如果近300起信用证诈骗罪名成立,张家岭的判刑将大大加重。张家岭辩解道,当时使用信用证融资并不知道是非法的,主观上不存在诈骗的故意。轻骑集团和他本人一直积极还款,如果不是后来集团陷入困境,还是有能力偿还的。

张家岭的辩护律师则指出,自1993年起,国家实行紧缩银根政策,企业从银行获取资金越来越难。当时轻骑集团面临扩大发展的机遇和激烈的竞争压力,所以才有了利用信用证融资。况且,所借资金全部用于集团的生产经营,轻骑集团也努力予以归还。

虽然公诉人并不认同张家岭的说法,要求从重量刑。但事实上看,这一阶段也确是轻骑集团发展最快的几年。

现年66岁的张家岭,1984年从济南缝纫机厂调任济南轻骑摩托车总厂任厂长时,企业资产仅2000万元、且负债率100%,经营难以为继。但在张家岭的执掌下,1996年轻骑集团以145万辆拿下摩托车行业产量第一,1997年轻骑摩托车的产销量达到全国同行业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总和,次年更是成为第二、三、四名的总和。

坐在被告席的张家岭回忆起当年的辉煌时认识到,虽然当年企业飞速发展,但却伴生着太多管理漏洞,甚至不得不以财务违法为代价,企业始终处于高危状态。这些都为今天身陷囹圄埋下了祸根。

一个人的罪过?

与庭审时神态黯然、显得些许苍老相比,当年的张家岭可谓豪气万丈。

张家岭曾设定了两个目标:一是让轻骑至少生存100年;二是在任期内争取进入世界500强。

当时张家岭身兼数职,不仅是轻骑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还是企业的总经理。习惯了大权独揽后,张家岭用人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所有部门不设副职,就是要一个人说了算,领导负起全面责任。

此后,张家岭执意进入信息产业、农业、药业和汽车业,兼并的企业多达30余家。但由于只顾疯狂扩张而缺乏有效的管控机制,新的产业没有一个赢利,兼并的绝大多数企业不是濒于破产就是亏损多年。最终ST轻骑被大股东轻骑集团掏空、亏损高达34亿之巨,张家岭不得不饮鸩止渴、以财务违法行为修补当初的错误决策。

难怪在法庭上,两鬓斑白的张家岭坦言,“我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在轻骑度过,整整24年。从我到这个厂就没安稳过,一直在上上下下、反反复复中度过。”

庭审尾声,张家岭总结了犯罪的原因。一是因为企业没能形成风险控制机制、科学的管理机制。企业顺利时能快速成长,但经不起风吹草动,一旦出问题就很难把握。二是缺乏法律意识,生产经营中理想化色彩很浓,完全凭想当然做事,没有完善的决策机制。三是对自我的约束不够。

张家岭当庭悔过 “自我约束不够”。部分业内人士指出,从张家岭案的庭审过程也可以折射出国资监管的缺失。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张家岭集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于一身,这本身在国有企业人事任免上就存有漏洞。张家岭信用证诈骗数额高达40多亿,当地国资监管竟多年未能察觉。2003年5月,张家岭就交出了轻骑的帅印,但直到2007年1月,中国兵器装备集团重组后,轻骑集团财务黑洞才被揭开。这其中很难看到国资有效的监管。

有调查说,20年来我国的第一批企业家大多已不复存在,其中“安全退休”的是极个别的。天强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祝善波指出,目前我国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尚停留在静态的(数字上的保值增值)、被动的(民不告官不究)层面。国有企业的监管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以发文件、提数字化指标等简单的行政式管理手段,尤其是在经济转型时期,完善的国资监管也是对企业家得以全身而退的一种制度性保护。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