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通用诞生解密(2)
1 | 2 |
为此事,胡茂元走访了经贸部的条法司,他们说:世界难题啊,谈不下去,你们只能放弃此条款了。技术司的反馈是:这条款一定要坚持,这是对中方利益的保护。
为此,胡茂元夜不能寐,心想不管怎样,这个条款是保护技术购买方的利益,我们要争取。他冷静地分析了通用的顾虑:今后发生问题的责任如果在通用,它不是不愿赔,是怕把整个公司都赔上。
胡茂元顿时豁然开朗:差异是在赔偿机制。他提出了一个变通的方案,将赔偿限定在4800万美元以内。既然用4800万美元购买了技术,将来就在4800万美元里面赔。方案拿出来后,消除了通用的担忧,很快就达成一致。经贸部有关人士称赞胡茂元,你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世界难题。
在全球化经济情况下,体制、制度、法律的不同,常会引发碰撞。谈判中,上汽提出要把合资企业的产品出口,这是国家要求,更是企业发展的需要。通用说,出口可以,但是不能出口到恐怖主义国家,如朝鲜等国。中国不能接受这样的条款,于是又出现了僵局。
这时胡茂元想到了数学里面的集合理论,一个全集由两个子集组成。全球市场可分为 “通用能去的”和 “通用不能去的”两个子集。我们的目的是出口。那我们就说,通用能去的我们也能去,如此写进条款;通用不能去的地方我们就不写了。结果这一难题就这么OK了。终于,项目审核程序全部通过。
其实,这就是 “哥伦布竖鸡蛋”的思维。
提前7个月签约投产
1997年3月,美国副总统戈尔将来华访问。项目组接到通知,戈尔访华期间可能安排上海通用项目的签约,但只是草签,待10月份江泽民总书记访美时再正式签署。
3月22日,戈尔访华前三天,项目文本还在各部委流转会签。为了不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上海市副市长蒋以任和胡茂元在一天里跑了6个部委,与9位部长进行沟通。修改文本会签完毕送进国务院时已经是晚上9点,两个人中饭、晚饭都没顾得上吃。
此时,胡茂元仍然心有不甘,“得寸进尺”地抓住戈尔同意出席签约的机会,建议项目由草签改为正式签署。他十分清楚,如果等10月份江总书记访美时再正式签,就意味着项目启动要延迟7个月。按当时的计划,就是将近300亿元的产出要被延误,甚至可能错过进入市场的窗口机会。他尽力向有关领导同志陈述,争取理解和支持。最后传来好消息,总书记知道了上海的建议,批示“这个项目已经成熟,即刻可以签署,不必等我访美再签”。
1997年3月25日,上海通用合资协议正式签署。次年12月17日,在上海通用总装车间里,由时任通用董事长史密斯和上汽董事长陈祥麟驾驶的第一辆别克新世纪轿车正式下线。所谓为之付出心力的人们当场热泪纵横。(作者系新华社高级记者资深汽车评论人)
1 | 2 |

- · 北汽竞购欧宝 上海通用表态“不担心” | 2009-07-10
- · 北汽竞购欧宝 上海通用表态“不担心” | 2009-07-10
- · 上海通用副总苏瑞博接任通用全球副总裁 | 2009-06-19
- · 上海通用执行副总苏瑞博接任通用全球副总裁 | 2009-06-17
- · 非垄断游戏:上海通用“家法处置”降价经销商 | 2009-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