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晨获1亿美资入股 祁玉民首谈自主品牌苦甜
网络版专稿 记者 张婷 日前,麦克库姆斯和火箭资本宣布斥资约1亿美元认购华晨中国10%至15%的股份,并拟组建合资公司,将华晨自主品牌汽车销往美国。根据协议,双方未来将在中国合资建立一家示范性的汽车经销店,作为华晨经销商售后服务和二手车销售的培训中心。
有意思的是,9月29日公布的华晨中国半年报显示,该公司的自主品牌业务上半年是亏损,其中中华轿车销量锐减了44.9%,销量为33221辆。华晨中国的毛利率降至5.6%,2007年同期为7.3%。华晨中国坦言:中华牌销售额跌至收支平衡水平以下,造成该分部亏损及整体毛利率下降。
尽管自主品牌销量增长不尽如人意,但海外资本仍较为看好华晨中国。麦克库姆斯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著名商人,在圣安东尼奥市拥有汽车销售集团,旗下有数家福特、雷克萨斯和丰田特许经销店。此番投资约1亿美元,外资既是看好华晨汽车在海外的市场空间,更表现了对中国市场的垂涎。
在获得国际资本青睐的同时,华晨董事长祁玉民表示,与外资企业合作将继续坚持“既有知识又有产权”的道路,也首度阐述了华晨汽车这个“自主品牌”桥头堡企业发展的辛酸和苦甜。
“以市场换技术”不成功
祁玉民表示,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后起国家发展汽车产业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模式叫产业主导型,比如日本和韩国;第二种模式叫纯进口消费型,比如阿拉伯国家;第三种模式叫产业依附型,如巴西、墨西哥、西班牙等。
中国汽车不敢走后两种模式,又苦于技术和实力不足,担心产业主导型模式难以成功,因此中国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个发展政策,包括鼓励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同时也对外资控股加以限制和引导。
祁玉民表示,但是实践证明,“以市场换技术”的实施并不理想,由于真正的核心技术并不掌握在合资企业和中方手里,我们仍然是产业依附型的发展模式。
祁玉民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必须发展自主的汽车工业体系。中国的合资企业没有发展自主的动力,而且现在合资企业没有正确的态度发展自主。
国家扶持了“三大三小”,但是他们没有把自主发展起来,反倒是自主品牌企业推动了自主品牌的发展。事实证明,华晨汽车一直“坚定不移地办自主型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掌握自有技术、做好自主品牌”,为自主品牌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坚持“既有知识又有产权”的道路
祁玉民表示,华晨汽车走到今天主要得益于其走的是一条“既有知识又有产权”的道路。华晨车型的设计没有简单的抄袭或是直接引进,而是和世界知名公司联合开发。在这个过程中,华晨坚持既有产权又有知识,在合作中提高我们的研发能力,在提高研发能力中进一步合作。“我们既是开放的,又是自主的,并且把开放和自主结合得相当好。” 祁玉民称。
对于华晨的发展秘诀,祁玉民称,华晨有两位好老师,宝马和丰田。宝马对品质要求很高,维护品牌是它的核心。丰田是精益生产,和宝马不一样。它是做中端车,靠大批量以后的精益生产,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怎么提高效率,这是它的核心。华晨汽车在中华产品线上实现了品质保证和精益生产的结合,效果很好。
“合作和合资只是手段,目的还是为了发展自主品牌。” 祁玉民表示。
此外,祁玉民日前透露,华晨汽车将采取“车身一体,共同发展”。华晨不仅在整车方面不断地进行研发、创新、改进,还在汽车的核心技术———发动机领域进行更高的升级。多年来,由于研发实力的差距,中国汽车一直依靠从国外引进发动机产品和技术,在高端发动机领域这一现象更为明显。只有坚持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真正让民族汽车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
华晨与南昌航空大学合作,启动了“中华第一飞”项目,为的就是进一步增强对核心技术的掌握。中华1.8T搭载小飞机,正是华晨坚持高起点自主创新的成绩证明。

- · 通用汽车联手eBay网上售车 | 2009-08-11
- · 吴晓波:汽车下乡 | 2009-08-11
- · 危机后的“非淡季” 中美汽车7月热销 | 2009-08-10
- · 汽车购置税有望再次下调 或助推高油价时代来临 | 2009-08-10
- · 陈祖涛: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需要企业家精神 | 2009-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