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11-18
严钰
订阅

救市“乏术”,居民购房意愿9年新低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严钰 尽管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救市”措施,然中国房市却并不领情。据中国人民银行18日公布的第三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未来三个月打算买房的居民人数占比为13.3%,创下九年来的历史新低。

购房观望情绪加重

事实上,自2007年四季度开始,城镇居民的买房意愿就已经开始下滑。不过,与今年前两个季度相比,目前选择买房的人数比例显然少得可怜。统计显示,只有13.3%的居民在未来三个月打算买房,分别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下降1.8和2.8个百分点,并创下该调查自1999年开始以来的最低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几年房价一直领涨全国的一线大城市,在打折促销中成了观望情绪的发源地。在央行调查的七个大城市中,未来三个月内,北京、上海、天津和广州等一级城市打算买房的居民人数占比均不足1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多百分点。

在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再次加剧的同时,居民炒股的意愿在迅速降温。调查表明,认为投资股票或基金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8.2%,较上季度大幅下跌8.6个百分点,连跌四个季度,且跌幅均在8个百分点以上。

此外,央行调查显示,对下季度物价走势看好的居民越来越多,尽管预测物价上涨的居民人数占比仍然较高,达42.8%,但比上一季度大幅回落7.8个百分点,更比去年同期回落18.6个百分点,是近两年来的最低点,居民通胀预期呈现趋缓迹象。

政府救市“乏术”

中国房市的疲态让地方政府救市乏术。前不久,以上海,杭州,重庆、南京、长沙、西安等地方城市为首的救市措施纷纷以失败告终。大多数城市成交量不仅没有出现反弹,反而进一步萎缩。未来三个月打算买房的居民人数创调查以来新低,再一次说明,居民并没有买房价下降的帐,也没有买政府“救市”的帐。

业内人士分析,虽然央行降低利率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房屋购买能力,但由于对未来房产市场调整的普遍预期,下降贷款利率似乎无法重燃消费者购买的热情。目前房产市场的风险已更多地来自于需求层面。也就是说,楼市能否重整旗鼓,主要还要看购房需求及居民的购买力。如果只有购房需求而买不起房,购房意愿自然下降。如有购买力但没有购房需求,纵使政府“救市”也是枉然。

同时,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楼市的低迷并不是居民的购房需求减少,而是购买力降低,虽然银行调低了贷款利率,政府也对购房进行补贴,但是,与不菲的房价相比,这只是九牛一毛。而对于那些希望购房的居民来说,政府补贴也是杯水车薪,难以缓解购房带来的经济压力。

可见,面对前期疯长的房价,不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或者是政府,都失去了理智,助推了房价的一波波上涨。俗话说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当住房被当作商品来经营的时候,同样逃脱不了这样的规律,因此,房价下跌以及现在楼市的低迷,都是市场的必然。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