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汽回应:窃取双龙技术毫无依据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严钰 中国上汽与韩国双龙之间的矛盾进入僵局。据韩国媒体1月13日报道,双龙汽车工会成员围堵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且高喊“中国上汽应作出赔偿”、“上汽窃取双龙汽车核心技术”等口号。1月16日,中国上汽对外回应,窃取双龙技术实属无稽之谈,毫无依据。
矛盾升级
1月13日,双龙汽车平泽工厂(整车组装线)和昌原工厂(发动机组装线)全面停产。据韩国媒体报道,就在停产当天,双龙汽车工会成员围堵中国驻韩国大使馆。30多名韩国双龙汽车工会成员手持横幅标语,在中国驻韩大使馆门前举行抗议活动。他们向媒体记者宣读了一份声明,要求中韩两国政府采取救助措施,查处所谓的上汽“技术流出”问题。抗议者还称,上汽“窃取韩国汽车技术、违背当初投资协议”。
关于“偷窃”技术一事,上汽16日对外澄清予以否认。上汽集团对外表示,“韩方宣称遭剽窃的是混合动力柴油机技术,而上汽方面主要研发的是混合动力汽油机技术,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此外,双龙的技术还停留在概念阶段,而上汽自主研发的混合动力轿车将于2010年量产。”
另外,上汽集团还表示,企业并购之后的技术交流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上汽与双龙之间的技术转让都有合同为据,符合国际惯例。
随着双方矛盾加剧,目前双龙工会打算以“技术被泄露”为由向上汽集团索赔。分析人士称,如果双方闹上法庭,将不仅是企业内部问题,有可能升级为中韩外交问题,引起两国政府的关注。
争端由来
关于两者之间的争端,需从上汽和韩国双龙4年前联姻说起。2005年1月,上汽用5亿美元收购了双龙48%股权,后来逐渐增持到51%。这笔交易在当年被称为海外并购的巨大成功,甚至被冠以中韩汽车跨国联姻的美名,上汽甚至以此作为“借船出海”的经典案例。
然而,随着金融危机持续恶化,双龙汽车面临破产边缘。数据显示,2008年双龙汽车销售量为92665辆,同比下降30%,甚至已拖欠工资累计达290亿韩元。一份双龙内部资料显示,2008年,双龙预计亏损将高达10亿元。到2008年12月,累计现金缺口达到了604亿韩元。根据估算,在2009年,上汽双龙的资金缺口将达到6亿美元,而到2010年1月,还将有2亿欧元的可转债到期。
为解决资金链问题,上汽已多次与韩国政府和银行进行磋商,但韩国政府表态,作为WTO成员国,政府无法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韩国产业银行(KDB)也已正式拒绝向双龙公司提供抵押贷款。上汽提出的结构调整、降低人员成本等举措,则始终遭到双龙工会的反对。
据了解,双龙汽车现有员工7000至8000名,年产量却仅有9万辆,平均每人生产12辆不到;而上汽在上海的车厂人均产辆却有16辆。上海汽车工业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对外表示,“双龙的薪水支出占总成本的20%,是上汽的两倍多,就算跟韩国同类企业比,也是它们的一倍多。”
1月8日,双龙的董事会在上海召开。会议的内容事关双龙的命运。根据韩国法律,解决双龙目前问题有work-out、回生和破产清算三种方式。其中,work-out适用于短期财务困难,而回生则类似于美国的破产保护,主要针对“由于暂时的经营困难导致可能面临破产的公司,其债权者、股东等利益相关方重新调整法律关系,寻求提高公司业务效率”。
最终,董事会决议:“如果没有政府、金融机构、股东、工会在内的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企业无法摆脱困境。基于对现金流、经营环境、市场情况和结构成本等综合因素的考虑,双龙公司决定申请进入‘回生’程序”。
随着双方矛盾进入白热化,上汽在韩国形象开始受损。近年来,韩国民族情绪异常高涨。事实上,在最近几年里,每到双龙业绩上升时,就会有人提出上汽窃取双龙技术。而且目前,韩国检察院对上汽涉嫌窃取双龙技术的调查还没有结束,而民族情绪很可能会影响到调查结果。同时,对于韩国法院来说,也有可能不批准双龙“回生”,那样的话,双龙将面临破产清算。

- · 曾轶可“虚火”盛 | 2009-08-13
- · 女子醉悬高楼惊动谈判专家 12楼窗外呆两个半小时 | 2009-08-13
- · 千万富翁二奶携女索百万遗产 发妻拒认其身份 | 2009-08-13
- · 广州首现甲流重症病例 17岁中学生仍中度昏迷 | 2009-08-13
- · 谢晋遗孀诉宋祖德案开庭 律师辩称博客被“黑” | 200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