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志强:我相信市场化,我相信民间投资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姜洪桥 任志强还是任志强。北京“两会”上,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再度开火,批评房地产政策。而且,除了批评救市不力之外,任志强还要进一步把范围扩大,把火力调整向保障房。他认为住房保障范围过大,对民间投资有挤出效应,不利于经济增长。任志强所有言论的核心是认为目前政策走向了政府主导和福利主义,而他坚持的是自己思维里的市场化道路。
也许,赞同任志强理论的人不是很多,赞成其解决方式的人就更少。但其对目前房地产困境的解读和基本思路可以供大家参考。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尽管受到指责,任志强总会出现在各种政府部门有关房地产的研讨会上,成为各种报告的草拟者。任志强如此受到欢迎,除了相信政府开放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之外,恐怕的确也缺少独立的第三方数据收集和研究。
经济观察报:你一直在批评房地产政策,你认为政策的问题在哪里?
任志强:2008年政策很折腾,是自房地产业有数据统计以来政策变动最大的一年。上半年还打压,下半年就改成鼓励了。房地产的问题根子不在房地产本身,从2003年以来,问题在于汇率不升值。汇率不升值造成流动性过剩就会让资产价格上升,根子在这里。但是,我们看到,从2003年开始,板子就一直打在房地产身上。
经济观察报:你呼吁政府救市,你觉得应该怎么个救法?
任志强:现在的政策不过是小脚老太太,力度不够。现在取消了一些限制,只是开了个门,应该支持消费,购房减免个人所得税。即便是现有的政策,在执行上各个部门也不协调。比如说,房贷利率优惠,拖了50多天。房贷政策一出台,有些银行就把执行方案挂在网上,马上又被一些监管部门否掉了,银行只好等。再比如说,房地产并购贷款,中央出政策是鼓励的,但是我们公司的并购贷款银行就是不批,说并购的是土地。房地产企业并购,买的不就是土地嘛。政府部门是各干各的,各管一摊。负责监管的就图安全,不管增长。
经济观察报:如果按照你说的政策落实,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房地产业一定能繁荣起来?
任志强:如果按照我建议的政策落实,我肯定住房成交量会迅速上升、暴涨。不是没有需要,只要力度足够就行。当年上海实行购房退税政策,几千万平方米存量住房哗哗地就卖了。在金融危机下,房地产的繁荣是可能的。
经济观察报:除了力度不够,好像你还有别的意见?
任志强:目前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有问题,不仅方式不对,而且范围过大。人为扩大保障范围就是打击市场,打击消费。建立保障制度,我赞成,但是保障什么?范围多大?什么是保障?我认为,就是廉租房。保障是要保证人人有房住,而不是人人有住房。应该以租赁为主,这才是市场化解决保障问题的办法。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是典型的财产分配,不是住房保障。很多人就是因为买了经济适用房再转手卖出去发财了,这不是财产分配是什么。
经济观察报: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是针对中低收入阶层的,何以冲击市场?
任志强:经济适用房的一个主要对象是公务员,在北京尤其如此,大部分的经济适用房都供应给公务员。保障对象是针对无力参与市场经济竞争的人,公务员不需要。第一,他们不参加市场竞争,经济危机来的时候,白领会被裁掉,公务员不会被裁掉。不承担市场风险,为什么要享受保障呢?第二,公务员的收入是不高,但也高于平均水平。第三,公务员的居住条件也好于平均水平。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公务员都优先享受住房保障,有些地方搞出了人大、政协优先分配。为什么在经济适用房上贪污腐败多,就是因为它是财产分配。
经济观察报:你说保障范围过大,你觉得保障多少合适?
任志强:根据我们的计算,全国大中城市保障比例不超过5%,北京不到2%。这个数字是考虑到新增人口的,计算进去了。
经济观察报:你觉得按照北京目前的房价大部分人都能买得起吗?买不起的不需要保障吗?
任志强:买得起啊。为什么总是盯着新房呢。你们年轻人总是忘记了福利分房的历史。你想,商品化改革才多长时间,在此之前的50年里都是福利分房。这些房子现在还在使用,也可以买。北京房屋总量中52%是存量房。二手房的均价是9000元/平方米左右,而且70%的二手房面积在70平方米以下。二手房有单价6000元/平方米、7000元/平方米的,可以买啊。不要上来就盯着新房,新房的成本高,通州、顺义的土地底价都到了5000元/平方米了,不可能太便宜。
经济观察报:建设保障性住房既可以解决住房困难,又可以增加投资拉动经济,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任志强:这是两种思路。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主导的投资,商品房是民间投资。过度的政府主导投资必然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以土地为例,2007年的土地70%都供应给了保障性住房,商品房土地很少。保障房增加之后,尽管北京2008年开复工面积并没有减少,但是房地产投资下降了,就是因为保障房单位投资规模小。保障房拉动其他经济门类的效果差,它不需要太好的门窗、太好的地板和崭新的家具,商品房就不一样了。
当保障过度时,民间投资就会用脚投票。我说服不了你,你也说服不了我,但是我可以走。要相信市场化,相信民间投资。房地产业中民间投资占得比例很高,缺乏民间投资积极性会对房地产投资造成很大影响。
政府投资可以拉动钢筋、水泥,也可以解决就业,但是政府投资会降低土地交易价,减少税收,而且不能带动其他行业。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1月26日出版的第404期《经济观察报》。。。。。。

- · 国进民退 | 2009-08-07
- · 为什么中国房价只涨不降? | 2009-08-07
- · 上半年央行票据余额达4.15万亿元 | 2009-08-06
- · 地产商会内部回应 房价地价口水又起 | 2009-08-03
- · 地产商会内部回应 房价地价口水又起 | 200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