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9-04-30
周洁
订阅

借中投抬价 戴姆勒欲解资金之渴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周洁 “短时间内,中投不可能入股德国戴姆勒,因为该投资项目不符合中投目前的投资策略,也不是中投的投资方向。”一位接近中投的人士透露。

据外电报道,戴姆勒首席执行官蔡澈在出席上海车展时表示,戴姆勒目前正与中投公司商讨入股事宜,双方已多次为此会面。

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士也向记者证实:“正如蔡澈博士所说,我们一直在与现有及潜在的投资者保持沟通联系。”

不过中投公司公关外事部拒绝对此消息置评。据上述接近中投的人士称,也许戴姆勒找过中投,中投也考察过该投资项目,但是这些都不足以说明中投将入股戴姆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戴姆勒有借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抬高自身出售价格的嫌疑。”

民族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副总经理曹鹤则认为,中国汽车的产业资本最终要和金融资本实现融合,在欧美汽车工业举步维艰背景下,中国资本收购国外汽车制造商的部分股权是完全可行的,将来还可以由纯粹的资本运作逐渐转向更深入的技术引进。

求解现金渴

业内人士认为,戴姆勒之所以希望引入中国主权基金的投资,是为缓解资金紧张局面,避免被敌意并购。

尽管不像美国三大那样面临破产困境,戴姆勒同样也受到金融风暴猛烈冲击,对现金的渴求大幅增加。

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戴姆勒两年来首度报亏,亏损额达15亿欧元,截至2008年年底,其净现金额和现金总量两项指标均低于德国同行宝马和大众。

据外电报道,戴姆勒原计划在去年6月份至今年4月份间回购近10%的公司股票,但金融危机爆发后,戴姆勒出于保持现金流的考虑已终止了这一计划。

此外,在继2007年将克莱斯勒80.1%的股权出售给私人股权公司瑟伯勒斯资本管理公司后,戴姆勒又于4月27日与克莱斯勒、瑟伯勒斯及美国养老金担保公司达成协议,将放弃所持有的克莱斯勒19.9%的股权。

为充盈现金流,戴姆勒还于今年3月22日吸收了Aabar的入股资金,这个总部位于阿联酋阿布扎比的投资基金不仅获得了戴姆勒9.1%的股权,也成为了这家德国豪车企业的最大股东。

同时,戴姆勒还将资金解渴的希望投注在中国,德国政府近来也一改过去迟疑的态度,公开表示欢迎中国主权基金投资。据悉,在中投约2000亿美元的资本金中,大概有1000亿美元用于投资海外,但由于去年海外市场不利,目前尚有九成仍是现金。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戴姆勒希望引入中投资金,不仅是为了解现金之渴,更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不过从目前记者采访获得的信息来看,中投入股似乎只是戴姆勒的一厢情愿。接近中投的人士认为,这与之前中投收购 AIG 股权、摩根斯坦利股权的传闻一样,其实都与中投没有关系,中投甚至不知道其交易行为,“这只不过是想借中投吸引眼球,提升出售价格的商业策略罢了”。

股权投资的良机

中投董事长楼继伟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表示,今年中投将扩大国际投资,欧洲将是积极考虑的重点。

业内人士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市场意识到了主权财富基金是重要的稳定力量,许多国家对中国等主权基金的态度也发生了逆转,不仅取消了此前的设防抵触,甚至还生怕自己的门开得不够大。

不过安信证券汽车分析师孙木子认为,中投本身并没有肩负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使命,即使会入股戴姆勒,也只是资本层面的投资和运作。

“姑且不论中投是否真的入股戴姆勒,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前正是中国在海外进行股权投资的良机。”FPT菲亚特动力科技中国区总裁沈晖认为,相比“抄底”,股权投资可以避免很多后续难题,比如养老金包袱、技术消化和管理水平等。

沈晖表示,金融风暴背景下,国外很多拥有好技术、好产品的优秀公司被低估,这些公司只是因暂时缺钱而不得不降低身价、变卖资产来套现。

他认为,尽管短期来看,主权基金或是金融资本对海外汽车制造商进行股权投资还无法看出相关汽车技术的传导路径,但参股之后至少可以得到一个股东的席位,可以接触到很多企业的机密信息,学到很多经营和管理上的经验。“一旦机会合适,中国资本就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到时借机扩大所持股份,就可以达到影响企业经营和发展方向的目的。”
(本报记者欧阳小红对本文亦有贡献)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