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局:TCL的长虹之旅(2)
长虹之盼
随着4月22日长虹力推自主研发的大屏幕等离子电视以来,五一期间市场上的确刮起一阵等离子电视的购买热潮。长虹方面称,“五一”三天假期里,欧宝丽等离子电视50英寸机型在成都市区总共售出640台,销售金额占到长虹50英寸产品线总体销售金额的80%左右,在长虹平板电视整体销售中,占比达到30%。而在整个四川市场,欧宝丽等离子电视三天销量超过5000台。
在今年的科博会上,长虹依然带着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首创”、“世界之最”的等离子产品盛装亮相。长虹在一开始发展等离子生产线的时候,就把发展等离子产业链冠之以:自主创新、民族品牌。
业界普遍认为,长虹在等离子方面的巨资投入,仍然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豪赌,跟松下一样,长虹力推等离子屏幕电视,以抗争于自己并不占据市场优势的大屏幕液晶电视。
知情者表示,长虹方面对TCL集团的此次行程,寄予了厚望,因为一旦其他家电厂商愿意购买长虹自主生产制造的等离子屏幕,此举意味着,在等离子与液晶两种不同技术的对抗中,长虹又多了一个盟友。
业界亦持同样看法,即在液晶电视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今日,等离子电视若想重振河山,仅凭四川长虹的一己之力,几乎无法达到,因此必须完善等离子屏幕的上下游产业链,即长虹供应屏幕,其他厂商前来采购,最终形成规模效益,只有这样,长虹的等离子项目才能获得成功。
长虹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多媒体产业公司董事长林茂祥表示,一套完整的供应链体系是保障产业竞争力、良性发展的重要支撑。一台平板电视,上游提供的面板和模组占总成本的70%,而给下游企业的增值空间只有30%。我们知道核心的上游屏资源主要集中在日、韩企业手中,中国彩电业由此陷入无核心技术的被动局面。
林茂祥表示,四川长虹之所以大力发展等离子项目,是因为长虹认识到:“如果无法掌握上游屏资源,中国电视整机企业就会逐步沦落为没有话语权的廉价的组装车间。”
基于对平板电视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市场的判断,国家已经将平板电视产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列为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甚至将其作为“2006年至2020年信息产业中长期发展纲要”里最重要的发展项目之一。科技部在“十一五”期间,给平板电视列了5亿的专项资金,信息产业部也在电子发展基金中把平板列为重点支持项目。
在这种背景下,林茂祥认为,长虹进入等离子屏产业,不仅将实现公司平板电视产业向上游战略转移,掌握关键器件的核心技术,获得平板电视产业发展的主动权,进而大幅提升公司在未来高清电视领域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且将打破日、韩等国对于等离子屏的垄断格局,使整个中国平板电视产业生存环境趋于良性,使行业内上下游各厂商都能得到自身的利益。
也正是基于此,才有了五月初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的长虹之旅,未经证实的消息是,长虹不仅邀请了TCL,亦邀请了国内如海尔、海信之类的各大巨头。如果各家国内厂商加入等离子阵营,他们将如何生存?加入等离子的前途如何?这些都将是中国电视厂商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1 | 2 |

- · 长虹出售空调:一桩自卖自买的交易? | 2009-11-17
- · 国产首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今日启动 | 2009-11-16
- · 电视改变生活 | 2009-10-26
- · 股权再度增持 长虹美菱四年“情路” | 2009-09-07
- · 互联网公司告TCL侵权 “非常官司”追问 | 2009-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