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央企成商业地产收购主力

订阅
2009-09-22
姜洪桥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洪桥 来自仲量联行的研究显示,国内投资者正替代外国投资者成为大宗商业地产收购交易的主力军。其中,央企在整体国内投资者中占比一半。仲量联行认为,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

仲量联行研究部主管覃晓梅表示,2009年上半年,外国资本在中国主要大宗物业投资市场中所占比例从2005年达到的近60%下降到10%以下,而大陆投资者在同一时期所占比例为70%。覃晓梅指出,2008年是商业地产大宗交易的分水岭。

国内投资者中主要分为三种:中央直属企业、国内保险公司和其他政府基金。其中央企完成的交易额占一半左右。这一结果并不出乎人们的意料。因为在房地产领域的其他市场,央企表现也非常积极。人们普遍怀疑央企的大规模买地和收购行为与银行上半年大规模放贷有密切关系。

有关消息称,国资委、审计署等相关部门也正就此问题调查中。仲量联行未对此问题发表评论,但表示,央企的交易在北京较为集中,这也是北京的写字楼物业租金未向上海一样剧烈下跌的原因之一。

据悉,尽管北京的写字楼物业市场供应量也很大,但一旦为央企收购之后,通常为央企自用或者再行租赁,该物业将不会很快投入市场,减轻了写字楼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

事实上,央企在商业地产的大宗交易在2006年已有较大增幅,金融危机后的2008年达到巅峰,占国内机构投资者比例约为70%以上。2009年上半年仍旧维持较高水准。

覃晓梅指出,外国投资者作为商业地产投资主力军比例的下滑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重要的原因在于金融、信贷危机引起的全世界范围内的投资紧缩,当境外投资者普遍出现投资力度减弱的时候,国内机构投资者开始更加活跃。今年国内投资者在市场投资份额中的比重已经由2008年的36%上升到目前的70%。

覃晓梅预计,5年后中国的商业地产大宗交易额将达到850亿美元。这一推算是以商业地产交易额占GDP的0.5%,而GDP增速保持在7%为条件。她表示,尽管金融危机过后外国投资者所占比例会反弹,但并不影响国内投资者成为商业地产大宗交易主力军的趋势。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