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深圳华强集团改制遭质疑(1)

订阅
2009-10-17
申兴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申兴 广东省国资委组织的改制试点样板现在正遭遇涉嫌国资流失的质疑。

伴随着对深圳华强集团改制的质疑,深圳华强(000062.SZ)五年前的一次资产收购也被放到了聚光灯下。

五年前,深圳华强以约1.74亿从华强集团购买三家公司股权,五年后,上述资产拟以0.58亿元回售予集团。一出一进,深圳华强此交易亏损将逾1亿元背后,又发生了什么?

改制前后

华强集团总部位于深圳市商业中心,毗邻著名的赛格电子广场。这家广东省政府实施授权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于1979年由粤北山区三个小三线军工厂抽调人员到深圳特区组建而成,当初是国家前后投资670万元的来料加工厂。

2002年6月,广东省提出对华强集团等四家企业作为整体改制试点的设想,由省经贸委牵头,会同省财政厅、审计厅、省委组织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启动华强集团改制。

据深圳中勤信资产评估公司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截至2002年9月30日,华强集团国有净资产为53949.98万元。

据称,这个改制方案由广东省确定,在资产评估方面,也是由省里一手操办。当时,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选取了10家的会计事务所,10个信封放在透明的箱里,当面随机抽取了3家参与竞标,另抽取2家备选。在竞标过程中,由省五个监管部门和省注册会计师协会选派代表组成评标小组,最后由深圳中勤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中标。

华强集团副总经理胡新安称,整个资产评估过程历时5个多月,广东省财政厅组织人员对华强集团资产评估报告进行审核。最后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由省财政厅核准确认。

基于改制目的,华强集团专门设立了员工股份公司——深圳华强合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这也成为了华强集团改制后的第一大股东。“设立合丰投资时,华强集团的经营形势并不好,2003年集团只有3000万利润,绝大多数员工并没有达到认股数上限80万股,参与改制的2000多员工甚至有1/3左右放弃入股,”胡新安称,“为避免员工认股不足影响整体改制实施,另一家由680多个股东组成的华强集团员工公司——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出资的不足部分。”

2003年8月23日,广东省政府以粤办函[2003]297号文正式批复同意整体改制方案,该方案中确立了员工持股公司 (深圳华强合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受让45%股权、原华强集团管理层10名自然人合计受让46%股权、省政府保留9%股权的持股结构。

胡新安曾担任华强集团资本运营部部长。他称,2006年,集团原董事长张锦墙在未征得其他股东同意的情况下,突然将所持华强集团11.5%的股权转让给外部人士,导致股权高度分散的华强科技股份面临遭人恶意收购的危险。为此,在省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2006年5月,又对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为华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一次增资扩股,对管理层和中层以上骨干进行了定向增发。

同时,原华强集团管理层中的三位自然人股东 (各持华强集团3.1625%股份)因退休,有意退出变现,经其他股东同意,其股权转让给了集团现任董事长梁光伟,梁光伟因此也持有共计18%的股份。至此,华强集团现今的股权结构成型——尽管与改制时的股权结构发生些许变化,但省政府对华强集团股权结构设计的 “管理层+员工”基本格局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