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富士康签署拿该地时,在合同中标注为土地面积1万平方米,地上部分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2010年,该大厦在建筑招标时总面积则规划为10万平方米。面积总量翻番。上述人士透露,可能富士康拿地较早,那时有相关规定楼高90米,不过,现在,陆家嘴地块容积率没有这么低的,通常,黄浦江边第一排楼约在160至180米,第二排在180米,第三排就在200米了。
这5年的时间里,富士康大厦项目,除了坐享土地价数倍翻番、建筑总面积翻番以外,富士康大厦的冠名也带来丰厚的广告效应。“在陆家嘴,大楼只要有企业冠名权,在楼上竖一个广告牌,一年就值1000万。”陆家嘴人士称。
房地产业务突围
“确实有‘两年土地不开发,就没收土地’的政策,但执行的非常少”,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像富士康这样“闲晒”土地的,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域仍然存在。
不过,该人士称,一般企业在拿到地后,首先想的不是囤地,而是怎么调集资金开工。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造楼的资金一旦断裂,就是包袱,而非资产。
“‘招总计划’的土地合同一般规定,买地的主体未来在楼里的股本不得低于90%,这使得土地主不能轻易转让土地,因此囤积意义不大,难处反而在筹资建楼。”
以在上海陆家嘴滨江地区每平方米2万元的建造成本,再加上土地成本、财务成本等计算,富士康大厦每平方米的成本至少在3.5万元以上,不论总建筑面积是5万或10万平方米,富士康大厦要建起来,至少需要20亿元左右。
对于制造代工业利润日益压缩的富士康来说,这笔钱要一下子筹齐,也并非易事。
富士康国际财报显示——2008年,富士康全年净利润1.21亿美元,同比大减83%。2009年,富士康净利润3900万美元,下滑68%,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5.9%和0.55%。
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郭台铭多次公开表明公司成立30余年,不曾进军房地产业务,未来也不会进军房地产业务,但其实不然——
本报记者调查了解,香港轩盛投资有限公司正是隶属富士康名下。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公司资本为30亿港元,国内总部位于深圳,名为深圳轩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为了经营好轩盛投资的房地产业务,郭台铭请来原华侨城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兼常务副总裁张整魁担任董事长。
轩盛公司的业务宣传中这样对外描述——作为一家专业的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将整合前期取得的大量土地资源进行综合成片开发,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华侨城,已取得土地拟开发的项目位于深圳、上海、南京、武汉等国内一线城市。
本报记者调查了解到,轩盛投资在武汉设立的区域项目公司,名为鑫龙房地产开发(武汉)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为6380万美元。目前,公司开发武汉东湖高新区汤逊湖畔低密度住宅项目“轩盛·湾郡”,占地面积达15.4万平方米,开盘时间为2010年8月。
该处工作人员证实称,“公司隶属郭台铭旗下富士康公司”。
另外,据房地产调查机构香地咨询半求工作室的资料,富士康相继在太原、深圳、武汉、上海等地取得多块商住用地,富士康将在太原和深圳开发商品住宅,在武汉汤逊湖畔建设Townhouse,上海的地块面积也高达15万平方米,建设计划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
此外,有消息称,去年,郭台铭旗下的鸿海集团与成都市政府签约,将在成都投资建设10亿美元的房地产项目。并且,富士康科技集团在与重庆市政府签署笔记本代工厂项目之外,还计划在重庆商业地产投资100亿。至截稿时间,富士康集团及鸿海集团对于房地产事宜及总部大厦事宜,拒绝评价。
1 | 2 |
- 新车质量调查:路虎垫底 丰田骤跌 2010-06-21
- 上海电气海外并购 15亿美元购美国高斯国际全股份 2010-06-21
- 国信PE腐败案发酵 监管层拟全面清查 2010-06-19
- 资本的毛孔 2010-06-18
- 富士康涨薪导致压力大 倒逼供应商要求降价10% 201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