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矛盾前行
就东风日产本身而言,要实现聆风国产,首先就需要在本已紧张的生产线上挪出足够的空间。
今年,东风日产的产销目标是65万辆,而其工厂设计产能仅46万辆。连续多年,东风日产的生产线都实行满负荷生产。在其花都第二工厂仍然在建的情况下,东风日产正筹备将奇骏和逍客转移到郑州日产生产。
产能受限,东风日产也已经长时间没有引进新车型,今年也仅引进MARCH这一款全新车型。正在兴建的花都第二工厂计划在2012年投产,这与日产在美国的电动车整车厂投产时间相同。届时,东风日产的产能瓶颈将大大缓解,为聆风国产化创造必要条件。但是,除此之外的诸多因素,却无法由东风日产乃至东风和日产本身控制。
当前首要考量的是国家相关补贴政策。在首批5个城市的新能源车补贴试点基础上,与日产结盟的武汉和广州也正在谋求进入试点范围。但是,今年7月,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针对广州市提出的相关试点方案进行论证,最终要求该方案再行修改完善。尽管广州官方否认方案遭到否决,但这意味着广州进入试点的进程将放缓。
事实上,引发修改动议的直接因素是,广州提出对本市生产或销售的新能源车给予优惠补贴政策。这种地方保护主义色彩虽然并非广州一地独有,却已令四部委有所警觉和防范。
对于计划引入东风日产国产的聆风来说,这无论如何也不是一个好消息。在补贴政策不明的情况下,即使东风日产实现聆风国产,其高昂的成本仍然将成为其大规模推广的障碍。因此,东风日产称目前无法对引进聆风生产做出精确答复。
这不可能不影响地方的热情。在国产化目标仍然并不具体的情况下,要求广州市政府率先大规模投入建设配套设施,并不太现实。事实上,直到今年8月,广州仅在亚运城设立了首批6台充电桩。
除了需要考虑配套设施的完善,一个更加完整的产业链也是聆风国产化必须考虑的现实因素。
佐佐木阳一承认,当前聆风的成本仍然较高,在规模化产销之前,这个成本水平还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
对于电动车的普及,几乎每一个相关各方都充满信心,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也不例外,但他同时也表示,“这需要一个过程,大家一起投入,可能进展得就快,大家都在试探,可能速度就很慢。
1 | 2 |
- 托管新潮实业 仰融借壳造车 2010-08-27
- 产能规划半年增300万 长安发力高端市场 2010-08-27
- 投放三款小排量车 雷克萨斯纠错 2010-08-27
- 中石化加油站将增设电动车充电业务 2010-08-25
- ZAP购永源:外资“入侵”电动车 201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