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出现多头管理很正常
经济观察网记者 杨小林
9月16日在成都开幕的全球汽车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巡视员陈建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汽车产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所以管理一定是综合加专业的管理模式,因此各部门管理是正常的。
这是近年来,业界对多个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插足”汽车产业管理、经营和投资准入的的做法不断提出质疑后,国家发改委首次就上述意见作出回应。
“各部门都从自己的管理职能的切入对汽车产品管理,发改委第一是管理部门,第二是投资主管部门,我们涉及到汽车行业肯定是宏观关注,例如汽车是不是产能过剩,这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陈建国表示,从发改委的角度讲,宏观管理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综合平衡问题。
另外,陈建国还表示,外界对于中央各部委争相介入汽车产业的管理的背后,可能存在着发改委与其他部门争权说法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投资一直是发改委在管,行政许可国务院授权发改委在管,所以不存在争什么权的问题,这是一个误解。”
实际上,长期以来汽车企业对于汽车行业“多头管理”的现状一直颇有微辞。2009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庆洪就向全国人大递交议案,建议尽快出台“车辆法”,在规范和统一行业技术标准,完善生产、销售、报废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基础上,避免多部门多头管理。
目前,主管汽车工业的最主要的两大部委是工信部和发改委,前者主管企业产品目录发布和监管行业整体运行等日常事务,而后者则主管投资项目审批备案和重大产业政策的制定和修改,当然在很多问题上双方也存在着交叉管理。
与此同时,汽车行业也同时接受其他多个部委的管理,比如商务部、环保部、交通部、公安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等。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科技部和财政部也开始介入汽车行业管理。
相关新闻
- 长城汽车酝酿再次换标 2010-09-17
- 创投仍看好汽车互联网行业 2010-09-16
- 上海通用贷款购车刷新纪录 2010-09-15
- 奇瑞携手明基进军锂电池材料 2010-09-15
- 华晨汽车签署20亿融资协议 201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