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延龙 北京一处为公务员打造的集资建房正处在前后两难的境地。长期维护的费用和安排这些房子走向已经成为一个难题和谜题。数周前的广州,也出现了公务员的集资建房被重新公开摇号分配,但又被质疑摇号公正性的事情。
当下,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杜绝“集资建房”禁而不绝的现象,同时将因集资建房造就的空置房找一个合理的通道,盘活这些优质资产,或许应该是相关管理部门考虑的问题。
丰台的空置屋
近日,一些中介在网上开始发出一个小区的出售信息。“青塔二类经济适用房。每平方米仅售15000元,必须是北京户口,全款购买”。价格比周边出奇的低,中介还在电话中暗示,“这是一个单位没分出去的房子。”
丰台莲石路南侧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区,小区环境优雅安静。不远处有一个刚开业的大型超市。周边学校、医院一应俱全。但奇怪的是,在这个小区里,有两栋大楼丝毫没有入住的迹象。没有一户房子封了阳台,户外也没有任何壁挂空调,阳台上也没有一件晾着的衣服,没有任何人从这两栋楼进出。
小区的居民告诉记者,这个小区大约两年前就入住了。但这小区中心位置最好的两栋大楼却一直未见人住。记者找到了小区物业,居然连小区物业都不知道这神秘的两栋大楼的主人是谁?为何空置了多年?
中介则告诉记者,这就是他们即将代理出售的“二类经济适用房”,但中介始终不肯吐露房屋的来历。
一个多以南北通透户型为主,位置上佳,粗略估计下有300多套的房子一直空置,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不卖也不肯出租。这开发商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窝火的开发商
据记者查证,青塔区域集资房开发者为北京天成住宅合作社,法定代表人为傅爽。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当时为了这个项目,合作社曾多方筹资,煞费了苦心。单是启动,就曾从外部筹措了7000万资金,土地招拍挂之前,亿元左右的资金,事实上通常就是中小规模地产商滚动开发的现金持有量,但合作社没有想到,等待这些资金的,是黑洞命运。
该项目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按照项目立项时的规定,项目约6万平方米是做居民回迁房,剩余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转为集资合作建房,立项时的属性是丰台区解危排险市政重点工程,按照规定,该项目仅面向丰台符合相关条件者参与集资建房。但其中一些却被安排做了丰台区某机关的公务员集资建房,该单位职工也缴纳了集资建房的款项。就在2006年开工之时,“意外”出现了。
2006年8月,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以及监察部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制止违规集资合作建房的通知》。(196号文)“从文件下发之日起,一律停止审批党政机关集资合作建房项目,防止部分单位变相福利分房。” 国家在1999年取消福利分房制度之后,鼓励民众购买商品房来满足需求,但196号文之前,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集资建房却成为了住房市场化的例外。
“查得越来越严格。等2007年房子盖好了,就怎么也分不下去了”,该人士告诉记者,“最后就干脆不分了。就那么空着。一直空了三年。”
而且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小区当地居民回迁的有600多户。但现在空着的2栋“特殊定向”最少是300套房子。
“开发商也很窝火,一直弄了很多年。要请人去管理,而且当初垫了那么多钱出去。房价一直涨个不停,自己却不能卖,也不敢出租。同时,还要请人时不时打扫外立面,做清洁。还有暖气也通了。都是钱呀。”熟悉内情的人士讲起这个来,深表对开发商的同情。
1 | 2 |
- 保障房系列短评之三:纠结的开发商 2011-04-07
- 资金危局乍现 中等开发商或首当其冲 2011-03-29
- “新国八条”出台后广州首次卖地 场面冷清开发商观望气氛浓厚 2011-03-25
- 资金链困顿 2011-03-14
- 资金链困顿 中小开发商命悬一线 201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