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晓林 中国的市场变化正在促使更多的跨国汽车集团改变在华策略,而且这一转变首先发生在了保守派的代表车企福特汽车身上。福特汽车相关高层日前透露,福特总部正在与中国商务部谈判,期待获得“特殊对待”后向中国出口更多产自美国的汽车。与此同时,关于福特在酝酿与长安汽车扩大合作范围的消息也不径而出。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福特汽车公司负责国际政府事务的副总裁Stephen·Biegun近日在芝加哥举行的一个美中商业会议间隙表示,公司正在同中国政府进行初步谈判,谈判可能为该公司向中国市场出口更多产于北美的汽车铺平道路。Stephen·Biegun称,福特汽车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准许该公司出口中国的车型免予遵守一系列国内标准。否则福特汽车将不得不为出口中国的汽车建立专门的设计和生产设施。
这也是福特重启在华进口车业务后快速推出的新规划。2008年底,福特根据战略调整需要,暂停了在华进口车业务,2010年底,福特“ONEFORD”的全球复兴战略基本收官。在华进口业务也随之重启。今年1月初,福特将产于加拿大的混型车全新福特锐界(Edge)进口到中国销售,这款车型的初步市场反应鼓舞福特做出了向中国扩大出口的决定。
据悉,为避免当初美国设计的翼虎SUV进口到中国后,很多地方与中国的法规相冲突的情况重演,福特汽车公司已于上周同中国商务部签署了一项协议,作为扩大出口计划的第一步。
行业人士指出,福特盯上利润丰厚、增长迅猛的中国进口车市并不意外。就在一周前,通用也与中国合作伙伴上海通用签下了9亿美元的进口大单。
除了加大进口车的筹码,福特在国产车市场上也开始酝酿改变。日前,有知情人士向路透社记者透露称,福特汽车公司正与中方伙伴重庆长安汽车公司讨论将中国制造的福特汽车出口到新兴市场的可能性。虽然福特汽车驻中国发言人随后否定了这一说法,但关于“福特和长安正探索扩大合作的途径”的消息却得到了各方的默认。
业内分析指出,对国产和进口车市场的策略转变都是福特在中国应该补的课。福特在北美金融危机中变现突出,但在中国却顾步不前。与同为北美三大汽车巨头之一的通用相比,福特在中国市场的收获少的绝不是“三五斗”。2011年,中国车市由政策带来的黄金时段已经告一段落。此时福特若再不加以改变,其丧失的机遇和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加大。
2010年,福特在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虽然同比上升了40%,略高于市场平均增幅,但总量仍只有58.2万辆。其中,长安福特马自达销量增长34%至40.3万辆;江铃汽车公司销量同比上升56%至17.9万辆。
- 拜耳材料科技与奇瑞汽车打造联合实验室 2011-04-11
- 上汽将再投200亿于自主品牌研发领域 2011-04-07
- 千亿投入几无悬念 新能源汽车政策即将出台 2011-04-02
- 人口千万以上大城市将全面限制汽车数量 2011-03-31
- 11款新能源车问路 大北汽自主启程 201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