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科工拟推股权激励 149人有望获得股票
刘伟勋
2011-02-24 12:52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伟勋 在国务院国资委谨慎推行的央企股权激励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2357.HK,下称“中航科工”),成为第三家试点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2月23日,中航科工发布公告称,计划推出一项面向公司管理层和骨干员工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如获批准,该公司董事会建议首期向149位激励计划参与者授予总计约3701.39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目前已发行股本的0.748%。其中,580.47万股限制性股票将授予9位董事。

中航科工此次股票激励计划的参与者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关键骨干员工。目前该公司的3位执行董事和9位非执行董事中,包括董事长林左鸣、副董事长兼总裁谭瑞松在内的10位董事来自母公司中航工业。

中航科工表示,实施股票激励的目的是形成股东、公司及员工之间的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充分调动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人才的积极性。

尽管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2006年启就允许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但最近几年在操作中一直十分谨慎,此前仅有上市公司烽火通信(600498.SH)的首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和中交股份(1800.HK)的股票增值权计划获得批准。

与前两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式不同,中航科工此次计划采用回购股票的方式进行激励。该公司董事会将选择激励计划参与者,并确定将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托管人在公开市场购买董事会特别指定数量的H股,相关金额由公司支付50%,其余50%由激励计划参与者自行支付。

根据目前中航科工的股价情况,假设按授予日股价4港元测算,首次授予3701.39万股股票共需付约1.48亿港元,公司和激励计划参与者各支付约7402.78万港元。

中航科工2003年10月在香港上市,最初的控股股东是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目前由中航工业控股56.70%。在中航工业下属的20余家上市公司中,中航科工被定位为中航工业全价值链民用航空产品制造业务的旗舰公司,以及中航工业国际化融资并购平台。该公司主要航空产品包括各种类型的直升机、支线飞机、教练机、通用飞机、飞机零部件和航空机电产品,2010年上半年收入69.17亿港元,净利润3.97亿港元。

中航科工计划3月29日在京举行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股票激励计划。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