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荒”是否应问责垄断?
姜雷
2010-11-10 11:32
订阅

经济观察网 姜雷/文 连日来,关于柴油紧缺的消息从东北到海南,从北至南席卷全国。一份来自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南部已有2000多家民营加油站因缺油而停业,在浙江、江苏、湖南等地,不少加油站实行限量加油。

近几年,每年都会出现柴油紧缺。每次油荒时,对于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的指责,对于民营加油站油品紧缺、关门的报道,屡见不鲜。但油荒背后的真相,却始终不得正解。

翻查资料可以略知一二。从2004年后开始出现的柴油荒莫过于两个原因。

首先是因为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落后于国际市场一个月时间,又因为发改委在调价时间上的滞后,面对国际原油价格动辄100美元之上的价格,两大集团因为原油成本过高,几乎无利润可言,生产积极性下降,出现减产甚至停产。民营的地方炼厂更是因为无法承受原油价格的高企,全面停产。这使得每年冬季柴油消费旺季,北方麦收地区,南方渔业地区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柴油荒。

其次是因为前几年中国炼油规模太小,在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这几年,很多时候企业满负荷生产都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但今年的柴油荒与往年并不相同。首先是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已经运行了一年多的时间,虽然目前的定价机制仍然有不完善的地方,导致囤积投机等问题。但客观的说,现行定价机制下,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两大集团,并不会出现当年那种因为成本太高,负担太重,主动停产的事情。

毕竟,目前国际油价才80美元一桶,在经历了油价140美元的梦魇后,中国的炼油企业基本上都能够在目前的成本价格面前,实现企业的盈利。

其次更不存在炼油规模不够的情况。从2009年开始,随着不断新的炼油项目的投产,中国的炼油规模就已经走入了过剩的下划线。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预计为2.21亿吨左右,产量2.27亿吨左右,实际过剩产能近600万吨。到2015年,过剩产能或达2.2亿吨。

那么今年的柴油荒是怎么出现的呢?在记者的采访中,此次出现柴油荒的直接原因是从今年下半年以来大规模拉闸限电政策。大量企业为了确保用电,只能使用柴油发电。根据“十一五”规划,我国单位GDP能耗在5年内必须下降20%。为在今年底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不少地方纷纷出台拉闸限电政策。从9月开始,广西、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对部分企业实施强制性拉闸限电。

同时,航油的紧缺也使得柴油面临紧缺。有业内人士称,航油与柴油的成分大抵相同,在出厂时只要做简单处理,就可以使柴油变航油。今年航空业兴旺,航空用油量也大涨。很多炼厂生产了更多航油。

做了这么多分析,看起来真的无需问责垄断了。因为中石油、中石化并没有限产,反而降低出口,全力保证供应。限电拉闸是地方政府为了业绩、完成任务,与两大集团无关。

但事实的背后是,两大集团对于市场终端销售的不作为和反应迟钝。今年1到8月份,中石油中石化的柴油产能和销售都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两大石油公司为了完成销售任务,不断加大出口,甚至通过商务部申请增加成品油出口配额。

一份数据显示,1-6月,中国柴油出口量为262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2%。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中国的柴油进口量较上年同期下降近27%,至764000吨。

两家公司习惯性的做法就是这样,市场销售不动,就加大出口,紧缺了就赶紧进口,加大生产力度。他们并不习惯去调研市场需要,也无需预测市场未来走向,因为国内生产成品油的企业只有他们两家,这实际上还是垄断惹的祸,你爱买不买。他们不需要通过市场和政策调研预测到十月份后出现的限电潮,也不需要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到各炼厂实际已经增加了对航油的供应。

试想,如果放开成品油生产,让更多民营企业进入成品油生产的上游,那些视利润为生命的民企,是不是也会如此对价格和销售情况麻木不仁。

这一轮的柴油荒,更需要问责的是垄断背后的定价机制。整个定价机制都已经被市场揣摩的一清二楚,黑心商人早已经囤积居奇,但我们的定价机制却无法通过市场环节去主动调节价格走势,更无法形成对成品油投机的遏制和打击。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