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营销为本”时代已去
宋亮
2010-11-12 11:00
订阅

经济观察网 宋亮/文 近日河北工业经济联合会发布数据,前三季度,河北省乳制品企业尽管产量增长较多,但经济效益较差,58家企业中有18家亏损,10月份,全省乳制品企业有一半已经停产。

这并不是个别现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2000多家乳企,营收500万元以上的800多家乳企中,30%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而营收500万以下的近1800家民营乳企亏损情况就更为严重。

究其原由,今年以来国内原奶等原料价格飙升是原因之一。农业部数据显示,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地原奶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3.6%,而食糖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近7成。除此之外,包装、运输均有不同程度上涨。笔者估算,因原奶价格上涨,造成乳品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近三成。

噩耗接踵而来。上周新版《乳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与《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正式出台。国家质检总局由此正式通知,乳品企业年底前须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从明年3月1日起,没有领到许可证的企业将被责令退出市场。乳企普遍认为,“二则”出台加紧对乳业质量监控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乳企生产成本,对二三线乳企的影响尤其明显。

然而,在笔者看来,抛除通胀因素,原奶价格上涨和新版“二则”的出台,对中国乳业都是好事。原奶价格上涨,可以说是加工产业对奶牛养殖产业长期亏欠的一种补偿,原奶价格的正常回归,有助于提高奶农生产积极性,促进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而新版“二则”的出台,则表明政府整顿乳业食品安全的决心。从近几年的乳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影响,我们不难看出,当前乳品安全及企业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乳业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不彻底解决,只能把市场份额更多的让给外资企业。

当前乳业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尽管从短期来看,行业竞争愈加激烈,更多企业将被淘汰,乳业生存环境甚至会恶化。

但从长期来看,整个行业已朝好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政府、企业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强化监督和管理;一方面随着规模化养殖场的增多,奶农原奶价格博弈权得到增强,为养殖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一方面企业逐渐从营销为本向创新为本转移,重视新产品的研发;一方面乳业资本形式、融资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未来乳制品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是大势所趋。但并不是说,当乳业门槛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生活在夹缝中的民营乳企难以发展。

对于当前近1800家中小型民营乳企而言,必须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摒弃传统营销为本,低价血拼思想,转到立足科技创新,提高产品品质上来。从欧美等乳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经过大浪淘沙后,不断扩张的企业未必能吃掉那些品质优良的传统企业。作为大众食用的快速消费品,在消费者心目中,乳制品品质永远是第一位的。对于拥有广阔市场,并处在高速发展的中国乳业来说,营销为本的时代已经过去,科技立足,重视品质才能让企业领先一世。

作者系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