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馒头”不仅仅是“馒头问题”
庞丽静
2011-04-20 10:21
订阅

经济观察网 庞丽静/文 苏丹红后,是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后,又出现瘦肉精;但这些并没有完结的意思,毒韭菜、地沟油、农药残留超标蔬菜、陈化抛光毒大米;现在染色馒头已经登场。食品安全违法问题层出不穷,让“吃”的风险指数与日俱增。

如今,最基本的食品安全要求已经成了老百姓最奢侈的要求。面对餐桌,内心充满了纠结,眼前哪个食品是安全的?究竟还敢吃什么?

愈演愈烈的“毒食品”

牛奶,儿童的主食,馒头,百姓餐桌的主食,肉类,最基本的副食。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从零食,进入到主流食品领域。

一位日本企业在青岛办事处的采购人员向本网表示,他们从中国采购蔬菜、生鲜肉类等食品出口日本,标准是相当苛刻的,蔬菜都是在南方定点生产,农残检测标准非常严格。进入日本市场的食品,都是一级品。

让他很不解的是,众多生产商把蔬菜、肉食等一级品出口到日本、美国等国外市场,留给中国老百姓消费的,都是二级以下的食品。或者是外形不好,或者是品质不好。这些副食大量进入国内的大学食堂,快餐店、饭店。如今市场的蔬菜,相当大的部分农药残留都是超标的。

一家开在青岛火车站附近的快餐店,是日资的连锁快餐店,进货时公开要求采购二级品。因为二级品价低,他们的净利润目标是达到50%。日资企业也做到了入乡随俗。

“瘦肉精事件,抓到的虽然是双汇,但是使用瘦肉精在行业内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抓到了,就认倒霉。抓不到,就赚了。很多企业都是这样的心理。”上述采购人员表示。

一位企业高层对本网表示,中国这30年的改革开放,创造财富的速度让世界羡慕,但他们并不尊敬我们,认为中国富而不贵。不贵在于不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眼中心中没有法律,这是最大的问题。就以日常各种生活必须品为参考,在日本、欧洲、美国,买就不会存在什么心理障碍,这些国家的执法力度和监控措施,约束着坏人做不了坏事,好人也不可能去做坏事。

时下,流行着企业或个人,租地种菜,试图避开问题蔬菜,吃上放心菜。而深究一下,让吃菜的人去种菜,社会分工已经被破坏,这并非时尚而是一种无奈。

当大陆游客到香港,把进口奶粉抢购一空,当众多的父母亲想法设法、托人从国外购买奶粉,当各大超市奶粉被进口奶粉占据的时候,看到的是国人对于中国食品企业的信任危机

一位啤酒企业高层表示,如果我们使用的啤酒原料不安全,比如种大麦的土地被污染了,水源被污染了,那么用什么原料做绿色无污染、健康的饮品?当整个食物链被污染了,影响的不仅是我们这一代,还有下一代。想想都是后怕的事情。

谁为“毒食品”负责?

问题馒头事件爆出后,上海相关部门的查处力度可谓及时到位。甚至在全国,掀起查处问题馒头的行动。然而,问题馒头,仅仅是馒头问题吗?

有趣的现象是,媒体曝光一件事情,相关部门就跟进查处一件事情。这些问题却很少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中发现的,多是媒体报道之后跟进的。介入调查的部门有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局、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等众多部门。

但是,媒体监督毕竟是有限的,日常监管到位才是长久的。但如今,遇到日常的食品安全问题举报处理,却要经过繁杂的过程。直至拖延多日,甚至不了了之。一家媒体曾经以市民身份,举报“黑盒饭”问题。并亲身体验到执法难的全过程。

工商部门说,这个盒饭加工点肯定是无证经营,工商部门可以查处其无证经营问题,但“黑盒饭”主要牵扯到食品质量,可以由质监部门牵头,工商部门到现场配合查处。盒饭配送有专门的监管部门,建议记者向质量监督部门举报。

辗转到质监部门,他们称不能对这样的盒饭加工点实施检查。根据相关法规,质监部门只能对企业单位执法,无照窝点不归他们管,建议记者向卫生部门举报;卫生部门则表示,他们只负责监管饭店的卫生状况,对无照业户不能查处,建议记者联系食品药品监督局;无证窝点查处应该归工商部门负责,但他们有“首问责任制”,可以配合媒体到现场检查,前提是让记者联系市食品药品监督局联合执法;市级食品药品监督局说,这种窝点区级卫生部门就能处理;区级卫生部门说,上级领导当天来检查,对于窝点的检查要至少要推到数日以后。

问题食品溯源

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首先是,一些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看到守法成本高,而违法成本低。一些企业选择违法、去追求高利润。加上监管的真空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尽管一些企业辩称,食品行业目前就是散乱无序,越规范的公司越赚不到钱。“人家用地沟油,你不用,人家购进农残超标的低价蔬菜,你采购有机蔬菜,那根本赚不到钱。因为现在连地沟油都涨价了。”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志国,已经连续六年为食品安全奔走呼吁。他表示,《食品安全法》通过以后,食品安全违法问题还层出不穷,违法成本过低是重要的原因。

据报道,此前查办的三聚氰胺奶粉案,一个涉嫌生产销售数十吨三聚氰胺问题奶粉的主犯,最后只判了三年有期徒刑,而且缓刑三年。这种量刑畸轻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食品安全执法的困境。

金志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要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违犯法律法规的要从严判决;其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要加快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信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将个人以及企业信用档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其次,监管部门“多头分段管理”、“都管都不管”的问题必须解决。

食品安全问题“多头分段管理”一直被广为诟病。有专家表示,《食品安全法》并没有就多头分段管理体制做出实质性改变,而只是选择在既有框架内“微调”。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了多头分段管理体制存在,难以适应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需要监管部门延伸监管的链条,对食品安全实施全链条监管,时刻不放松监管的职能。针对实际工作中反映出来的监管空白和交叉问题,抓紧细化各监管部门具体职责势在必行。

酒驾频繁造成交通事故,也曾经是全国性的老大难问题,为什么近期酒驾问题的治理效果非常明显?原因就是交管部门责任明确,执法严格,违法必究,轻则扣分罚款吊销执照,重者判刑入狱。不管什么级别什么领导,一律按章办事。

那么,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是否也能监管到位、让广大百姓吃得安心放心呢?

相关新闻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