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的信任危机
王秀宁
2011-03-22 10:56
订阅

经济观察网 王秀宁/ 日本东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超强地震,继而引发了福岛等地的几个核电站相继发生核泄漏的危机,使全球都在重新审视核问题,中国更是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对核设施进行全面安检。

缘于核辐射威胁,中国内地更是出现了抢盐风潮,笔者很难立刻给出一种令所有人信服的解释,但毫无疑问,民众对于核工业系统的信任出现了暂时性的衰退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此前,我们对于核电充满信心,是因为我们认为核电站的建设拥有专家系统的保障。也就是说,核泄漏危机发生以前,专家系统的存在保证了生活在核电站周围的人们以及远离核电站数千公里之外的中国东部居民的安全感。但从地震引发核泄漏危机之后,从日本本土到中国东部大陆千千万万家庭的平静生活便被打破了。因为保障这一平静生活,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一种保障人们内心安全的专家系统失灵了。当然,不少“知识精英”一定会反对笔者的“专家系统失灵”一说,在他们看来,情况尽管未必乐观,但绝没有到通过抢购碘盐来防辐射的地步。对于这一点,我当然极为同意,但问题在于原来看似固若金汤的核电站确实泄露了,而且在事发之后,在专家们一次次信誓旦旦的拍胸脯保证事态不会加剧之后,一次次爆炸确实发生了。

信息时代,每一次核反应堆爆炸这样的重要新闻几乎都在发生之后的数小时传遍全球各个角落。且不要说这些抢盐的居民,连笔者身边的不少知识精英也纷纷表示出乎意料,因此,这一连串的核爆炸留给普通民众的基本印象即原来安全无比的核工业系统现在失控了。这就意味着维系核工业这套专家系统遭遇了大众的信任危机,尤其是在现代传播技术的条件下,人们彼此之间的沟通交互变得极为容易,彼此情绪的感染和传递也非常之迅速,最终促使更多的人同时产生了一个极为糟糕的判断:自己裸露在核工业的风险中。

面对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精密、复杂的核工业系统,单个的个体显得无比的渺小,当得知自己裸露在核泄漏的风险中之后,人们的第一反应必然是规避风险。突然,一个“碘盐可以防核辐射”的规避风险的途径出现在信息网络上,抢购风潮便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对于这一规避风险的途径,从国家到媒体,再到不少知识精英,纷纷给它贴上“谣言”的标签,对于抢购者则少不了“愚民”的指称。但贴上“谣言”的标签会有用吗?显然,我们需要看到其中的悖论:抢购者本身的行为逻辑就在于认为核危机失控了,亦即对于目前这一套核工业专家系统丧失了基本的信任感,但从国家到媒体以及大多数知识精英依然坚持用一套基于科学理性的核专家话语去劝说抢购者,失败几乎不可避免。

对于科学话语的信奉者而言,解决之道在于加强普通民众的科学素养,但问题在于普罗大众科学素养的形成恐怕至少也得几十年,在此形成之前,莫非我们还是继续沿用此番已经遭遇失败的策略。更何况,即使人人都成科学家,对于核工业的信任危机也未必能够尽除。因此,概而言之,人们对于核工业专家系统的信任的确在丧失,而这也是恐惧的来源。

(作者为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生,本报实习记者)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