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平衡意味着经济更加“均衡”(2)
张茉楠
2011-04-14 10:54
订阅
 1  |  2 

应该讲,此次的贸易逆差是进口快速增长和出口增长大幅减缓双向作用的结果,暗合了“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的政策指向,体现了我国贸易平衡的格局正在动态平衡中逐渐改善,是主动性结构调整的结果。这就决定了我们追求的既不是过度的顺差,也不是过度的逆差,而是一种“平衡”状态,是对以往失衡的一种矫正。

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贸易方式和贸易政策,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水平和比较优势在贸易上的真实反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正赶上了全球产业与贸易分工体系重组的浪潮。欧美发达国家将传统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产制造环节,甚至部分低端服务业大规模向外转移,特别是有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市场潜力和产业配套能力强的新兴市场地区。我国紧紧抓住这一全球化分工的机遇,大力推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日益成为全球生产制造基地和各类制成品出口基地。但也造成了内需不足的经济失衡。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失衡将逐渐得到改善,贸易失衡也将逐渐得到纠正。外围经济体,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改变过度依赖负债消费的发展模式,致力于经济“再实业化”,储蓄与消费也将会逐渐趋于平衡,成为中国贸易走向长期平衡的外部推力。此外,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为中国贸易走向长期平衡的第三个要素。 

总体而言,伴随着中国与外围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再平衡以及中国经济和需求结构的转型,中国贸易逐渐走向长期平衡将是大势所趋。尽管在这一过程中仍旧会面临各种成长性考验,但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会因此发生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改变。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