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靠“堵”还是“疏”
盛超
2010-12-13 12:05
订阅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盛超 北京打算继续用“堵”的方式治理这个“首堵”之城。有消息称,北京市提出的一揽子治堵方案,其中就包括单双号限行、收取城市拥堵费、限制外地户籍人口购车等措施。而北京官员也在上周表示,国务院已经原则同意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的方案。

从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除了加强轨道交通、公交优先这样的长期计划外,大部分拟议中的措施仍然延续了一贯的思路,即“堵”。也就是说,限制,再限制——如果尾号限行不管用,那就准备实行单双号限行,如果还是管不住买车的人,那么就出台牌照费,或者出来许多条条框框限制外地人买车。

这些措施都是试图将车辆堵在道路之外。问题是,更严厉的“堵”车,能够解决拥堵问题吗?奥运遗留的尾号限行规定让很多家庭购买了第二辆车,导致交通状况比规定之前更糟;而牌照费的传言则让北京11月第一周的车辆销售数据环与10月最后一周销量相比增长了17%,汽车行业人士更是预测,11月北京车型销量将超8万辆,创今年单月最高值。

为什么政府“堵”的招数越来越严厉,涌进道路的车辆却仍然有逆势而增的趋势?理由很简单,北京城市规划使行政、商业、金融、教育、卫生、娱乐、购物等等功能都集中在五环内,而核心城区的居住功能在减弱,居民在逐渐向外搬迁至各卫星城。但远郊的卫星城除了睡觉,是无法满足工作和其他生活需求的。所以,只要你在北京生活和工作,就毫无选择地必须进入五环以内。这就导致了早上人流潮汐般的涌进城市,晚上又退潮般涌出城市。

城市功能的集中,会造成道路交通的拥堵;城市功能的高度集中,会造成道路交通的高度拥堵。北京在治理拥堵问题时,收费和限行这种堵的方式实际上起不到任何效果。真正可以从根本上缓解拥堵压力的方法,是调整北京城市功能规划,将城市功能进行分散,将原来集中向一点的人流疏导到不同的点上。同时在卫星城周边加强各种功能,缩短人们生活地与工作、娱乐地的路程。这样不需要远行的人自然就会离开道路,减小交通压力。

但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北京几十年来的建设思路始终是以点为中心的 “摊大饼”,行政、金融、商业机构高度集中,教育、医疗、购物和娱乐等设施又围绕在这些机构周边。所以,要分散城市功能,就必须从这些机构开始。从根本上来说,北京治理拥堵不是交通问题,也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是否真的为老百姓考虑、是否将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问题。比如,北京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交通管制?这些交通管制都是必要的吗?为什么那些好的学校、医疗机构都要拥挤在二环以内?政府机关能不能换个地方办公?中央行政区能否搬到其他地方?

这些问题不解决,即使公交优先,将轨道交通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北京也仍然难以避免拥堵。因为轨道交通也一样面对潮汐型的人流:上班的时候挤不上去车,反向的车却空空荡荡。每天像沙丁鱼罐头一样让人闷在车厢里不是优质交通,这也是很多人虽然觉得开车拥堵也还是愿意买车的主要原因。

当然,这是个大思路,短期内很难见效。不过思路转成从“堵”变为“梳”,真正做些实事,总是会有见效的一天。这个思路不仅适用于长期,也一样适用于短期。想要缓解交通压力,交通管理部门就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是每天频繁的交通管制,还是想尽办法疏导交通?如果是后者,不妨先从管一管特权车,让民众享有平等的路权开始。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