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观察家 > 本网评论

货币政策过紧

  
作者:王建
发布日期:2008-10-29

“金融政策检讨系列之三”

 

经济观察报 王建/文 2007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就开始出现了减速的势头,经济的顶点出现在2007年的第二季度,GDP增幅达到12.7%,这以后就开始回落。但是,2007年一直到今年上半年,通货膨胀一直是走高的,所以宏观调控主要放在压缩通胀方面,央行进行了力度很大的货币紧缩。

但是我一直认为,去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开始出现下滑的时候,就应该采取一些放松的措施,但实际上我们采取了更大力度的紧缩。在下滑的势头已经出现了以后,没有及时察觉,还认为通胀是一个过热的标志,结果继续采取紧缩政策,这相当于加速了经济的下滑势头。加速下滑到现在,中国经济已经在外部因素压迫下下滑,进入一个自主性的、更大的收缩阶段了。

这表现在几个方面。比如说财政收入已经明显地掉下来了,因为企业利润下降,所得税减少就很明显。再比如工业生产增速8月份已经下降到12.8%了。与工业减速相印证的是用电量。8月份用电大概增长了5.1%,而去年还是14%以上。用电量是反映工业增速的比较真实的指标,一般来说工业生产和用电量成正比关系,应该超前于工业速度,用电量下降说明工业生产收缩得很明显。

从不同的区域来观察,这种趋势是很明显的。从用电量的区域结构看,沿海地区掉得更猛。

与全国5.1%的增长水平相比,江苏用电量的增长是0.32%,山东是0.38%,江苏是0.32%,而北京、上海和天津都是负增长。沿海地区那些过去经济发达的省份,用电量萎缩得更明显,这显然就是因为他们的经济外向度高,受国际经济的影响比较多一些。

从海关的数据来看,出口下降的趋势是很明显的。美国过去是通过金融泡沫,使国内资产价格上升产生了财富效应,然后老百姓可以负债消费。他们的消费我们买单——美国把房贷、汽车贷款、学生贷款都变成了证券,然后打包变成CDO卖给中国,中国把产品卖给美国,用换来的美元再去买他的这些证券,形成了一个循环。但是现在金融泡沫破了,金融产品没有信誉了,大家不买这些产品了,美国进口的支付能力从哪儿来呢?所以,中国出口受到影响是必然的。

我一直觉得,货币政策过于紧了。我的道理是什么呢?中国是一个转轨经济,在较长的时间内,一个货币化的过程。所以一般来说,货币增长再除掉物价的因素以后,还应该比GDP的增长超前一点。我算了一笔账,比如说今年上半年,在除掉了物价因素(这里指GDP平减指数或者叫缩减指数)以后,货币增长率比经济增长率低4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长率在10%以上,也就是说货币增长率只有6%。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验数据显示,剔除掉物价以后的货币增长率大概超前经济增长率4.5个百分点。如据此判断,金融紧缩力度大不大呢?它简直是太大了。

实际上从全年来看,2008年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在20%-22%是比较合适的,也就是说下半年的广义货币增长空间至少应该在20%以上而8月份的数字是16%。所以,我的看法是,现在那么多企业频繁倒闭的原因就是货币太紧,得不到贷款。

但是问题就在于,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观察者还认为经济下滑不是一个大问题,他们认为通胀是大问题,还要把通胀放在首位,他们认为增长没有问题,甚至还有过热的风险。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还很多,这是我比较担心的。打个比方,你已经是肺炎了,可还认为是感冒初期,应该吃治疗肺炎的药、打点滴,但还吃板蓝根,那行吗?

所以我认为,到现在我们采取措施实际上已经有些晚了。当然关键还是看政策会怎样,如果说我们的政策快,我们能够出台一系列的振兴经济的方案,能够提振人心,而且确实创造了需求的话,政策效应可能更快一些。

回头来看,从2003年,特别是2005年以来,左右中国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外部因素,就是看美国的金融泡沫什么时候破;一个是内部的,看中国生产过剩的危机什么时候爆发。这都将决定中国的实际需求。美国的金融泡沫破了以后,外需没有了;内外需紧缩相碰头,中国的增长速度就会滑落,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情况。

当然,在我看来,对中国来说,危险不在于生产过剩下的危机和外部的金融泡沫破裂,使我们的贸易需求消失,这并不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我们自己,也就是说当投资需求下降,外部需求也下滑以后,我们需要创造出一个新需求,这个新需求就是把内需提振起来。这绝对不是说降几个百分点的利率,降一点存款准备金率,搞一点财政的转移支付就够了,这些政策是宏观的、短期的,它有效但是解决不了大问题,我们一定要创造非常巨大的需求,我认为这个需求就是城市化。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走过来,工业化大大超前,城市化严重滞后,这里面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城市化存在巨大的投资空间,而城市化以后带动的服务产业增长也是巨大的空间,这两大空间可以使中国在很长时间内保持高增长,但是城市化战略需要突破一系列战略上的问题,包括体制方面的问题,需要改革,可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前一段时间,中国的各项指标都在世界之前,但是我很担心的,一旦这些指标开始低于全球的平均增长率,国外会怎么看中国?国际资本的投资还会来吗?有人说中国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有1万亿是热钱,那么当你的指标都不被看好的时候,这些热钱还能在你这儿待着吗?你还有那么巨大的吸引力吗?这个时候就是一个大麻烦。

(作者是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本文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本报记者孙健芳采访整理)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