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观察家 > 视角

理解中国经济改革(2)

  
作者:张维迎
发布日期:2008-07-10
 1  |  2 

第四,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由中央动员转向地方竞争。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经济发展战略是国家制定的,资源是由中央动员的。中国改革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通过地方分权化改革引入地区之间的竞争。这是上世纪80年代财政大包干(“分灶吃饭”)制度以及随后一系列分权化变革带来的结果。地方分权对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是推动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之一。

地方分权调动了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财政包干制度于1980年首先引入,1984年做了一些调整,1988年完全实现制度化。按照这一制度,下一级政府把本地财政收入的固定比例(或额度)上缴,剩余部分自留,不同级别政府以及相同级别的政府部门的财政剩余部分不能由中央政府随意转移。这一政策实际上相当于对不同级别的政府进行了财产划分,将整个中国经济划分成很多小的公有经济体,每个地方都成了一个“公司”,每一等级的地方政府变成了其管理的公共经济的实际所有者,哪个地方经济发展快,哪个地方财力就大,官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权益。在这样的体制下,发展经济成为地方政府的首要目标,由此导致了地区之间发展经济的竞争,刺激了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

地区间竞争推动了整个经济的市场化转变。尽管地方政府也许会使用行政计划手段来控制本地企业,但是它对其他政府只能采取讨价还价的办法。地方政府之间讨价还价的过程加剧了中央计划体制控制的难度,最初迫使企业和地区通过“物资串换”的方式走向市场,整个经济走上“双轨制”,最终迫使中央计划体系逐步瓦解。尽管分权制伴随着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但它同时也是摧毁市场分割的重要力量。经济越是有效率的地区,其生产的产品越有能力进入其他地区的市场,利用全国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发展自己的经济。地区间的竞争也促使地方政府不断改善市场环境,吸引外来的投资者。

地区之间的竞争也引发了90年代之后的民营化浪潮。这里的原因是,由于产品市场上的地区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每一个地区都必须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以维持生存所必须的最低市场份额,因为没有了市场,也就没有了财政收入。为了促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地方政府就必须让渡全部或部分股份给经理人员,“不求所有,只求所在”,这是苏南企业民营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其他地方民营化的主要原因。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大多数的地方政府都在忙着 “搞经济”,而大部分的中央部委都在忙着 “审批”。尽管地方政府的行为经常受到批评,但在讨论中国经济改革成就的时候,我们绝不能忘记地方政府和地区间竞争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地方分权及由此带来的地区之间的竞争,民营化的速度不可能如此之快,中国的经济改革不可能如此成功。当然,如何从地区之间的竞争转向企业之间的竞争,让资源配置的决策真正由企业家做出,而不是地方政府官员做出,是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议题。

第五,经济运行系统由封闭转向开放。

谈到中国的对外开放,一般人想到的是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本、国际技术等。的确,早在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就讲过,经济发展取决于分工,而分工程度受市场范围的限制。也就是说,市场范围越大,分工程度越高,交换越发达,经济越发展。上世纪80年代再次启动的中国对外开放,扩大了市场范围,使中国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本和发达国家积累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制度,通过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创造国民财富,从而有条件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这是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重要基础。

在我看来,对外开放更重要的意义或许是引入制度竞争,推动国内体制的改革。在封闭的经济中,没有比较,没有竞争,低效率的体制可以长期存在,但在开放的经济中,效率成为检验体制优越与否的标准,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的弊病暴露无遗,使得市场经济和非公有制企业被更多的人接受。事实上,正是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相比的低效率,推动了国有企业的转制和在竞争性领域的逐步退出。在开放的市场上,消费者用他们手中的货币投票。当国有企业失去了市场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

对外开放还引进了新思想、新观念,以及新的游戏规则。比如前几年,我们在规范政府行为、减少政府的权力、废除审批制方面做的许多工作,是跟加入世贸组织(WTO)密切相关的。因为加入了WTO,我们要跟国际接轨,原来那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不符合WTO承诺的东西,都要逐一去掉。所以说,开放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因素;没有对外开放,就不会有今天的改革成就。

以上五个转变,是理解中国市场化改革及其成就和问题的关键。遗憾的是,在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年之久的今天,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舆论,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却与这些转变背道而驰:人们对价格机制的信赖不是在继续提高,而是在下降,各种形式的价格干预在民意支持下频频出台;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掌控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加;企业的经营环境与创业条件不是在改善,而是在恶化,企业用工越来越不自由,新式“铁饭碗”重新成为社会就业的导向;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不是受到鼓励,而是受到指责,媒体和舆论把大多数经济问题的根源都归咎于他们;对外开放政策受到质疑,民粹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言论越来越有市场,有些政府部门也在收紧本已开放的大门……这些迹象表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前景不容乐观,改革任重道远!

中国建立市场经济非常不容易。我们从计划经济时期完全否认市场,到改革开放之后部分承认市场,再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完全承认市场,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甚至付出了血的代价。而现在,社会上又开始蔓延着如此强烈的反市场倾向,这种倾向如果更多地演变为政府政策和国家法律,就会对中国的改革与发展造成致命性的伤害。这时候,需要经济学家站出来,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梳理和澄清。

2008年1月12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第十届新年论坛以“中国改革三十年:评价与展望”为主题,邀请成思危、吴敬琏、茅于轼、厉以宁、林毅夫、周其仁、钱颖一、陈志武、樊纲等卓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对中国改革30年的成败得失和未来改革的方向、动力等问题进行探讨。由于论题重大,名家齐聚,这次论坛受到了新闻媒体和各界人士的热烈关注。在会后,很多听众表示,这是近年来少见的论题深刻、场面精彩的思想盛会。媒体也对论坛进行了广泛的报道。我们预期,这次论坛将对2008年各界纪念讨论 “中国改革三十年”以及未来的改革推进产生积极的影响。

为了让这次论坛的思想成果被更多的人了解、收藏,我们决定出版这本书。在编辑本书时,除了请参加论坛的经济学家对他们的演讲内容作了更细致的修订之外,我们还请每位经济学家自选一篇文章,反映其本人对中国改革的评价与判断,以使读者更完整地了解他们的观点;另外,我们还在每位学者文章之后,对他们的代表著作进行推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就此作进一步学习或研究。我相信,对于关注中国改革问题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经济学家的思想状况的人来说,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中国的改革已经走过30年的历程,但改革的前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在社会制度变革中,短期内起关键作用的是政治领袖的个人选择,长期内起决定性作用却是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命运,取决于我们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我深切期望,中国经济学家的工作——包括第十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的举行以及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构筑良好的大众理念,推动中国改革继续向市场化方向迈进。

本文系 《中国改革30年:10位经济学家的思考》一书的序言。

 1  |  2 
相关文章
more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