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难后看波兰(1)
秦蓓蓓
16:09
2010-04-16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秦蓓蓓 4月10日,波兰总统专机在俄境内坠毁,举世震惊,这场罕见的空难被称为波兰历史上的“黑色星期六”,而“卡廷森林惨案”以及波俄之间的历史恩怨也因此被带入公众的视线。坠机事件将对波俄关系的走向以及对波兰政坛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曾在波兰做过访问学者的东欧问题专家金雁教授。

经济观察报:你认为波兰总统专机坠机事件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它对波兰的政治生态有什么影响?是否会改变波俄关系的走向?

金雁:现在关于这件事的讨论很多,比如为什么波兰的诸多高层政要,特别是三军诸司令都要在4月10号这天赶往斯摩棱斯克;为什么一国最高元首乘坐的却是服役年龄已达26年之久的苏联图-154老飞机;为什么在地面控制人员多次要求转飞明斯克机场的情况下,飞机驾驶员执意要在恶劣天气下着陆等等都成为大家议论的话题。我会在下面逐个回答你的问题。4月10日那天是星期六,当我打开电视得知消息时,第一个反应是这绝对是波兰历史上的一个“黑色星期六”,似乎是冥冥之中“卡廷森林惨案”的冤影不散,托起的大雾铸成了总统专机的坠毁。“卡廷惨案”这个几乎已经淡出人们视线的历史事件重新被拉回到现实当中,它似乎成为“挥不去的历史魔杖”在对俄、波关系发生着重要影响。

其实,从华沙到卡廷森林所在地——斯摩棱斯克的距离并不远,乘火车也就几个小时的路程。我1990-1992年在波兰留学,专门重走拿破仑的进军路线时曾经来过这里,我当时指着城外的森林对朋友说,波兰军队的精英惨死在那里,是被苏联人杀害的,当时朋友们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苏联在1990年4月才公布事情的真相,承认卡廷事件是苏联人所为,在此之前,苏联和德国就谁是制造惨案的罪魁祸首彼此推诿不休,让人们无从判断事情的真相。而今年正值“卡廷森林惨案”发生70周年纪念。正是由于俄罗斯的态度发生转变、主动邀请波兰方面前来卡廷进行纪念活动,才发生4月10日“黑色星期六”悲惨的一幕。

波俄的历史恩怨

经济观察报:波俄两国历史上的恩怨纠葛很深,直到现在他们的关系都没有摆脱过去的阴影,这对邻居之间的民族仇恨是怎么结下的,能为我们简单梳理一下吗?

金雁:这可说起来话长。波兰在东欧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一方面它是苏联的西邻,德国的东邻,历来被两者视为互相的屏障,尤其是对沙俄、对苏联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历史上波兰作为中世纪的东欧大国曾经与俄罗斯处于敌对状态。17世纪初期,俄罗斯在留里克王朝皇统中断时期,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正在鼎盛发展阶段,进入“百年辉煌”时期,建立了贵族共和民主政体,便对它的东邻发动攻势,曾经两度进军莫斯科并扶植了两任“伪季米特里傀儡政权”。彼得大帝以后俄国由弱转强,而波兰势力日衰,俄国转而西侵,最后在一百多年里与日耳曼列强连续四次瓜分波兰。

1772年俄国在镇压了波兰农民起义后与普鲁士、奥地利在彼得堡签署瓜分波兰条约,使波兰丢掉了1/3的领土,1792年俄国伙同普鲁士以波兰帮助“法国革命的雅各宾党人”为借口出兵波兰,对波兰进行第二次瓜分,波兰只剩下20多万平方公里,400万人口,面对危难中的祖国,曾参加美国独立战争的科希秋什克秘密潜回克拉科夫组织了一场全国性的起义,史称“科希秋什克起义”,后来被俄国人镇压。1795年波兰第三次被瓜分,国家彻底灭亡,地图上已不存在波兰了。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根据凡尔赛条约被瓜分长达123年的波兰重获独立,从此这一天就成为波兰的“独立日”,被称为“波兰拿破仑”社会党代表人物毕苏斯基从德国监狱回国当选为国家元首。1920年苏波战争爆发,托洛茨基领导的苏俄红军直逼华沙城下,被毕苏斯基领导的“民族军”重创,战争结束后根据“里加和约”把今乌克兰西部的里沃夫等五个州和今白俄罗斯西部的布列斯特、格罗德诺两个州划归波兰(此前历史上乌克兰与白俄罗斯都未形成过独立国家,这片地方是波兰被瓜分前的国土,但居民以乌克兰人与白俄罗斯人为主,俄波双方分别把此地称为“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与“东波兰”)。

波兰复国后共产党人因“亲苏”而受到迫害,许多人流亡苏联。但1938年波兰共产党却被斯大林解散,2万旅苏的波兰共产党人,包括所有政治局委员(除在国内坐牢的兰普一人外)遭苏联人杀害,因为在苏联人看来,一旦战争爆发,维护波兰利益的爱国主义者,很可能同德国人勾结反对苏联。

1939年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同时还有一个秘密议定书,确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利益范围,苏联同意德国占领波兰,而德国同意苏联吞并“东波兰”。1939年9月1日希特勒闪电战进攻波兰,波兰军队抵挡不住向东撤,9月16日60万苏联军队从东面包抄波兰,导致了波兰第二共和国的灭亡。在苏德的夹击下约十余万波军向苏联军队投降,被苏联人俘虏的1.5万军官编成146个战俘营送到苏联的集中营。这期间形成了“卡廷惨案”,这可是波兰军队的全部精英啊,它对波兰军队造成的重创多年以后都无法恢复。这也就是为什么4月10日波兰三军最高指挥都一定要到现场去祭奠亡灵的意义。

波兰人把“科希秋什克起义”、卡廷森林惨案和1944年8月1日的“华沙起义”列为波兰历史上最悲壮的三大历史事件,而波兰历史上的多灾多难以及这三大历史事件都与俄国人有关,俄国两国历史上的冲突加剧了他们之间的隔阂,尤其是“卡廷森林”和“华沙起义”中苏联人的所作所为叫波兰人无法原谅,历史上的昨天带给他们的记忆太深刻,致使波兰民间形成与俄罗斯的疏离感自然在情理之中。

经济观察报:是否可以说,“卡廷森林事件”已成为横亘在波兰与俄国之间的一个障碍,不把它处理好就无法跨越到正常的状态下?

金雁:当然,因为被苏联人俘虏的波兰军官和文职官员、知识精英2万多人送到苏联的集中营以后就地遁般消失得无影无踪。此后苏联对外声称,俘虏营已经取消,波兰战俘已经回国。波兰将军安德斯从苏联监狱放出来后找斯大林要这批人,斯大林说,他们都跑了,可能是跑到满洲里绕道回国了。1942年,波兰方面再次要人,斯大林说我们把所有的人都释放了,他们可能在德国占领区。1943年,在苏联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里发现了多个埋葬着万名波兰军官尸体的大坟场,苏联方面的国际委员会坚持说,这是德国法西斯的罪行,因为枪杀波兰军官使用的是德国子弹;1946年苏联还在卡廷竖立了一块纪念碑,上面写着:“纪念1941年被希特勒匪徒枪杀的波兰军官”。这个悬案一直到1990年4月才揭晓。卡廷森林的集体屠杀是根据斯大林下达的绝密指令执行的。因为斯大林对1920年的苏波战争耿耿于怀,认为得此机会可以报一箭之仇,消除后患。现在我们看到枪杀令上有所有政治局委员,包括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米高扬、卡冈诺维奇等人的签名。枪决是在室内进行的,为了不让外人听见,审讯室外面都用毛毡包裹起来,双手被绑缚的波兰战俘从后面用德国手枪射杀。

1992年叶利钦政府把当年的档案文件交还给波兰政府,事后瓦文萨说,我捧着档案的手在颤抖、心在滴血。到1995年波兰举行了盛大悲壮的迎遗骨国葬仪式,55年后这些波兰军官才踏上了回家之路,他们的遗骸被安葬在24小时有仪仗队守护和长明灯燃烧的无名烈士墓里。

经济观察报:按理说“卡廷事件”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波俄关系可以朝着正常化方向发展了。

金雁:当所有的人都认为卡廷森林已成为“过去式”的时候,俄国方面又传来各种否定的声音,一直到2004年俄总军事检察长萨文科夫向媒体公布说,在卡廷森林中枪决的人数只有180人,不是1.5万人,关于种族灭绝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俄罗斯官方的这种态度再次激起了波兰方面的强烈愤慨,俄波关系又一次陷入僵局。俄国要想改善与波兰的关系,“卡廷事件”是一个绝对绕不过去的坎。

经济观察报:除了“卡廷事件”,你刚才提到的“华沙起义”和苏联人有什么关联呢?

金雁:1944年8月1日的“华沙起义”也是波兰人心中的一个“痛点”。1944年6月苏联红军发动夏季反攻,7月21日暗杀希特勒的消息传来,7月30日苏军在离华沙6公里的地方号召波兰人民起义,华沙全市响应,很快占领了三分之二的市区。当时华沙是德军的交通枢纽,有5个精锐师把守,有大批精良装备,而起义的波兰国家军只有2.5万人,只有10%的武器装备,双方力量对比十分悬殊。起义爆发后,波兰人苦苦支撑,期盼着苏联红军的到来,而苏军却在维斯瓦河边隔岸观火,而与此同时德军却不断向华沙增援,希特勒要求把华沙夷为平地。8月13日,德军驻华沙司令冯·巴赫亲临一线坐镇指挥,在重武器的掩护下发挥正规军的优势。10月2日起义军司令科莫罗夫斯基与德军驻华沙司令冯·巴赫签下投降书。起义坚持了63天,最终还是极其惨烈的失败了。整个华沙被夷为平地,有20万人死亡,华沙所有的平民被赶出了城,9万人被送到德国服苦役。

事后波兰人称莫斯科在1944年7月的广播中还号召波兰人民起义,为什么却不给予援助?苏联方面答复说,这个广播只是一般性的呼吁人民拿起武器,起义方事先没有与苏联具体协商起义时间,苏联对此一无所知。这样的回答怎能令波兰人信服呢?波兰是二战中损失最惨重、流血最多的国家,直到70年代人口才恢复到战前的水平。1990年我在波兰目睹了“亡灵节”的盛况,这是一个缅怀、追悼死难者的节日,类似我们的“清明节”。这一天举国哀思,尤其是在华沙起义和卡廷死难者墓碑前面油灯万盏、鲜花堆成山,儿童和波军战士自觉地为先烈们守灵,很多蹒跚学步的幼小孩童由父母把着手点燃油灯、走到墓碑前肃立片刻,然后才返回父母的怀抱,那种情景令我受到极大的震撼,就好像战争是在昨天发生,你处处能感到波兰人身上的历史伤痕和悲剧精神。

经济观察报:波兰是一个有着沉重历史感的民族,时间的推移并不能让历史模糊而抚平伤口。

金雁:虽然事隔半世纪,但是民族的伤口还没有愈合。波兰人要求俄国起码应该有个诚恳的态度——德国的勃兰特能在奥斯威辛下跪,俄国人为什么就不肯为曾经的错误道歉呢?要想两国关系正常化,承认历史是需要迈出的第一步,不能对流过的鲜血熟视无睹。而俄国人则认为,苏联已经剧变,过去的历史包袱不应由我们来承担,应该向前看。波兰人认为,勃兰特政府与法西斯政权也没有瓜葛,他们能以如此的姿态为当年希特勒的罪行表示忏悔和道歉,俄国人为什么就做不到这一点呢?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