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2010年1月,一本名为《中国梦》的书引起国际舆论注意。作者是国防大学军队建设研究所所长刘明福,该书有个副标题:“后美国时代的大国思维与战略定位”。书中说:“地球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和平崛起”,“国际社会过去没有和平崛起”。又说:“中国的和平崛起并不排斥一种可能,那就是在反遏制战争中崛起”,还强调“没有军事崛起的经济崛起是危险的崛起”。这些话留给国际间的印象,等同于“不惜跟美国打一场战争”。
这本书的大国沙文主义倾向也很明显,比如作者说:“中国有做世界领导者的优秀文化基因。”刘明福在书出版之后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他在书中表达的观点 “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广东的《同舟共进》杂志2010年6月号发表薛理泰、赵刚的文章《〈中国梦〉:书生论政误苍生》,对这本书进行了剖析与批评。
薛理泰、赵刚说,近年来,类似《中国梦》这样的著作和讲话不断问世,在网络上获得喝彩。相反,持稳健态度的学者的不同意见在网上被骂得不堪入目,这是很不正常的。这种现象在客观上,只能为“中国威胁论”添砖加瓦。凡此种种,说明近年来在国力飙升的情况下,民间乃至官方变得飘飘然,都是一个“飘”字,自我膨胀,由表层浸润至内核,这不是中国之福,而是为害不浅。
薛、赵的文章指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刘明福等人大多数是政工出身或是从事文字工作的军界人士。他们在敏感时刻侈谈全球战略,动辄笔走偏锋,喜走极端,不免有哗众取宠之嫌。古今中外,动辄开口说打仗的有三类人,一是从来没有打过仗的人,二是觉得本人或子女不会在战场上丧命的人,三是人云亦云的人。中国格言说:“善战者不言战。”历代名将并不好战,并尽最大努力引导国家避免战争。刘伯承元帅在家中观看战争电视或电影时,不屑看或不忍看战争场面。书生论战,或能争得名声,但非国家之福,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如今,正值中国要打起精神应对全方位挑战之际,岂能由纯然的政工干部在大战略问题上随便放出战争言论?
薛、赵指出,目前中国综合国力已经跃居世界前列,过去30多年,究竟谁是贯彻“韬光养晦”的受益者?是中国。现在中国崛起未竟,在可预期的未来,美国仍是第一强国。中国作为急起直追的发展中国家,在未来二三十年假如能够稳定中美关系,那么在将来,谁是两国稳定关系的最大受益者?还是中国。要做到这一点,当然还是要继续韬光养晦。
薛、赵说,不只美国,刘明福等人的言论已经引起俄罗斯警觉。前不久,俄军在代号“东方”的最新演习中,远东军区装甲兵、特种兵和空降兵实施秘密打击计划,显然剑指中国。毋庸讳言,俄军也对中国崛起戒心重重。如果我们对若干军人未经授权擅自发表好战言论不及时纠正的话,有朝一日量变导致质变,中美关系逆转,波澜可能会涉及中国所有周边国家,也包括俄罗斯在内。那个时候,中国可能陷入全面被动,这是明眼人都很清楚的。
2010年1月出版的另一本激进的著作《中国站起来》,煽动文化民族主义,也引起关注。作者摩罗十几年前是一个自由派知识分子,如今一转身变成一个病态的民族主义者和国家主义者,令人慨叹。摩罗告诉人们,西方,就是掠夺、奴役、阴谋和反人类;中国,就是正义、自立、文明和公心。西方文明是癌细胞,“未来时代,将会由中国人从政治上统一全人类。”
据此,那些提倡向西方学习的中国人,统统成了民族的敌人。摩罗在书中重点批判的,是“五四一代”的陈独秀、胡适、蔡元培和鲁迅。
这些人曾经是摩罗崇拜的巨人,而今却成了“为西方殖民者奔波操劳”的“洋奴”。摩罗给他们加上的罪名是:“他们那样片面地歌颂西方文化,围剿自己的民族文化。”
比如陈独秀曾经说,西方文化才是人的文化,中国文化已经死了。
比如胡适曾经提倡全盘西化。
比如蔡元培1919年为北大学生创办的《国民杂志》所写的序言中说:比起国家来,有更高的世界主义标准。“所谓国民者,亦同时为全世界人类之一分子……愿《国民杂志》勿提倡利己的国家主义。”摩罗说蔡元培是在扑灭中国人的爱国主义,“让中国人自卑自虐”。
至于鲁迅,摩罗说他终生致力于国民性批判,“实际上是按照西方殖民者对我们的污蔑性描述,来体验我们自己的精神生活。”
摩罗说:“无论是陈独秀、胡适,还是鲁迅,他们在主张全盘西化的时候,显然已经全盘接受了西方人建构的世界图式,而且把自己和自己的民族牢牢地安置在那个世界图式中愚昧、卑贱的位置上。”“五四一代是精神大崩溃的一代”,“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民族精神的摧毁,甚为严重,我们至今还在承受其恶果。”“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主动将自己的国家纳入西方意识形态的文化运动,它给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带来的负面影响,今天正在凸现出来。”
最后,事情演变成只要是反对英美,就统统具有天然的正当性。难怪摩罗要热烈地肯定德国的希特勒。他说:“希特勒带领自己的民族摆脱英法强权的遏制,这是值得敬佩的。”(摩罗采访录,《南都周刊》2010年3月5日)摩罗还肯定二战时的日本军国主义,因为日本勇于挑战英美的霸权!(参见《中国站起来》前言)这样的民族主义,岂不是走火入魔太甚?
1 | 2 |
- 不该发生的大火该有怎样的交代? 2010-11-22
- 市场改革的停滞才是通货膨胀的成因 2010-11-22
- 人民要一个怎样的体育总局 2010-11-22
- 国家机关公车改革或将启动 公务车改革条件形成 2010-11-22
- 学而思的门徒们 201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