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陈东琪 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订阅
2009-11-19
陈东琪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

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在今天这个第三届大厂发展论坛,北京CBD东扩与区域产业新格局的会议上,我对大厂没有做过专门的调查和研究,大厂怎么建设、怎么发展,作为一个离北京很近、很重要的区域怎么样腾飞,我想由魏后凯这样大区域经济的研究专家讲,我只是讲气候。宏观经济对区域经济是大气候、大环境,当然对区域经济发展而言,我们觉得气候环境很重要,今年北京很早就来了三场大雪,实际上也对我们整个行为产生很多新的影响,甚至于对所谓全球变暖有一些问题可以深入地思考。 

当然我这里讲的气候主要是经济发展的气候,从区域、城市经济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宏观经济的气候。我想谈两个观点,用PPT稍微展示一下。 

第一,宏观经济的趋势对大厂未来和“十二五”以及更长时间的发展,了解这次危机的演变、趋势对我们也很重要,这使我们有方向感和重要的目标选择。我的基本想法就是这次的危机比人们预计的时间要短,来得非常快,代价也很大。但是在各国二战以来超常规的货币财政扩张以后,经济很快出现变化,去年这个时候大家很恐慌,市场恐慌,大家很疑虑、忧虑,但是今年仅隔一年以后,就快速变化了。但是现在有争论,对未来的变化有不少的学者怀疑增长,甚至有的学者担心会出现二次衰退,最近大家注意到奥巴马到中国来的联合声明,也讲了两国要联合采取及时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当然从工商界、企业界的判断来讲,可能担心更多一些,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因为在这次经济刺激计划措施的实施过程当中,从资金面来讲,中小企业得到的不像大型企业多,而经济又依赖于占全国就业、财政增长比重很大的经济回升,没有他们的增长和持续性回升,担心会很多。我个人认为在全球化条件下,在有中国参与的新的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尤其是在二战以后少有的各国政策联合行动下,我看经济会在大家的犹豫、担心、怀疑中转好,所以我的基本结论是全球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已经明显全面地复苏。 

经济增长的趋势以很快的速度结束了调整,虽然对于结构调整没有实现,但是从增长的角度来讲,我们用七个季度完成了七年的调整任务,我们看到我们的经济这三十年每次调整都有六七年,上次90年代的一次调整是七年,这次我们调了七个季度,全球也是调得很快,全球都出现了V型,无论是美国经济,还是欧洲经济,都是出现了明显变化,美国经济三季度是3.5%的增长,估计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二季度还是会快速增长,明年三、四季度由于基数效应,加速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没有像今年这样加速快,但是由于政策的逐渐产生效果,美国放出了许多的货币,财政赤字也发了1.4亿美元,会逐渐产生效果。 

美国的经济大家最近担心多,美国的经济失业率在10月份是达到10.2%,从历史来讲,他的生产、销售、市场恢复之后才会恢复就业率,因为经济一开始的产生不完全是劳动就业增长创造的,很大一部分是持续措施产生的,但是经济活跃以后还会创造就业机会,我估计美国10%以上的失业率时间不长。我最近观看美国10个指标以上的系列数据,失业率和消费开支的指标差一点。非美经济中参差不齐,与中国紧密度强的如巴西、澳大利亚,特别是澳大利亚连续三个月正增长,巴西也是如此,最近俄罗斯中东地区也开始好转,特别是我们周边的印度,印度二、三季度都在加速,东盟、东南亚经济也在恢复,凡是与中国经济紧密度强的,特别是欧洲的德国,他的出口份额占GDP47%,虽然对中国的出口增长最规模不大,但是在增量里面比较大,特别是工程器械、医疗器械,法国也是如此,最近德法经济在欧洲复苏比较早,为什么挪威最近加息,是因为失业率在下降,经济在增长,但是CPI有所上升。所以非美经济也在走V型的反转。 

当然我们现在担心世界经济很大一个问题是外需,对各国来讲,对全世界来讲是各级贸易流量在收缩,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贸易保护的增加,双边的贸易保护和多边的,特别是双边的,比如美国最近贸易保护的增加,尤其是对中国,钢管、鞋类、轮胎,而且最近十几年在一段时间里面密集度最大的贸易保护主义最大,最近奥巴马来,我们实际上是告诉他在阻拦经济的复苏,因为这是不利于贸易伙伴的出口,同时不利于自己的出口,他减少对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时中国会减少对美国的进口,贸易保护主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现在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对经济有一定的打击,当然量不是很大,但是产生很不好的示范作用。这是33年大萧条延续的原因。 

第二,经济恢复让大家担心的是市场里面的存货很多,消化和时间的压力很大,随着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这种会因为需求增加而改变。中国会面临年底开始的外贸环境好的前景,这样中国经济明年的出口应该会好一些,同时中国的进口也会增加,因为我们的经济需求增加以后,对原材料的需求也会增加,加上我们现在消费浪潮的兴起,除了国内的产能释放能够提供供给满足之外,我们也增加消费品的进口。 

这样可以看到,无论是美国经济,非美经济,还是中国经济都不会由于一些问题,如贸易保护主义、存货而发生趋势的改变,我认为V字型肯定是成立的。加上全球化比近四五百年以来都厉害,这次全球化有中国和印度,以前西班牙、葡萄牙,都是很小的,只是几千万人的全球化,这种情况下只要大家的目标、政策一致的话,一定会使经济回升。我从年初一直讲到现在,我们现在担心的问题是这种加速增长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中长期后果,我们关心的是这个。 

从美国来讲,负6%的增长上到正3%,我们明年上半年可能有10%以上的增长,我们看地方经济,有的地方是17%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个人认为增长的问题长期来讲很重要,从短期操作来讲,相对于其他的防通胀、调结构来讲,强度就没有那么强,所以我个人认为下一步要防范通胀的问题,防范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后遗症,估计后年问题也不大。如果都这么做的话,全球投机性的需求会急剧放大,无论是气候还是资本市场,所有与货币有关的市场都快速变化,黄金是800左右到现在的一万一,我估计下一步全球资源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在这个大泡沫产生之前要有一些政策方面的预防,现在还没有形成实际的通胀,只是预期很高,特别是CPI以及资本市场,以及若干资产市场上涨。明年中国的实际通胀估计不厉害,我们粮食连续五年丰收以后,今年是第六年,今年的雪也下得好,全国估计粮食会供给整体很好,在整个CPI当中,我们的食品权重很大,粮稳的话,价会稳,第二是肉食,不仅是肉食产量,而且存栏大牲畜量比较大。第三个是产能,你的需求增加,我可以释放供给,比如汽车,年底销售是一千三百万,我估计是一千二百万辆。汽车上升的需求增长很快,但是会不会带来价格上涨呢?这主要看产能,看释放产能新供给的速度,我估计不会。除了汽车、家电,家电由于我们的政策刺激,现在家电是第三次消费浪潮,因为政策补贴,加上农民使用家电的范围和品种增加,都会带来大的变化。这些东西恐怕不会造成马上CPI的上涨,因为我有足够的供给,足够的产能,刚性需求释放出来问题不大。 

从这个角度来讲,通胀不是迫于眉睫,尤其是狭义通胀。我个人比较注意广义通胀比狭义通胀来得快一些,然后是总体通胀上涨,先是预期性,然后是广义的,之后是狭义和广义的同时产生。 

就宏观经济的走势来看,我认为明年的通胀问题不大,逐月上升上半年不超过3%,下半年若干月超过3%,比以前每年5.56%上涨少很多,GDP全年明年应该在9%左右增长。关键我们要为未来考虑,现在各方面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加,汽车需求、住房需求,旅游需求,其他的消费品的需求,特别是投资品的需求等等,所以我的想法恐怕是要注意从货币信贷,前期我们用四个月的时间把上半年月均一万亿,调到最近的三千多亿,五千多亿的月度水平,采取动态均衡的办法调控,我个人认为非常对,缓解以后的压力。但是M1、M2货币供应量增加很大,而且在货币流动性没有起来的情况下,大家的存款结构比较多,这种情况下流动性没有释放出来,所以要从这些方面考虑问题,保证中国经济,以至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这是我谈很重要的观点。 

我的基本观点,无论是发生什么样的问题,针对着通胀预期,实际通胀的放大,采取一些措施也好,都不会改变这危机之后,从某一个时点开始经济转折的上升趋势,中国季度低点在一季度、二季度,从09年开始应该是上升周期,应该有三到五年。国外经济会慢一些,特别是美国,美国在调整储蓄率和消费率的关系,储蓄率在提升,消费率在下降。其二金融监管使金融领域的工薪阶层需求有所收缩。第三医疗改革可能会使需求有所压制。相对中国来讲,欧、美、日经济会恢复,但是速率会低,上升的情况短期季度会高。 

基本结论是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会进入上升周期,中国政府会延缓上升时期,这样便于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我也补充说一点政策动向,我个人感觉宏观经济在这样的状态下,美国欧洲都很谨慎,都不想很早动手紧缩经济,实际上还是担心,只是找一个时间点,而且是条件成熟后的时间点,美国的失业率比较高,工会的意见很大,消费开支也在增长,一些创新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如果要退出政策时机还不成熟。这两个政策变好的话,美国的经济会在明年二季度有所变化,他的赤字增加那么多,美国现在事先提出战略转换,把债务拉动变成出口拉动,他为什么搞保护?提高关税可以加税,限制进口还可以增加出口,使本货币贬职等等,对这些东西,美国还是有政策措施和战略安排的。从长期来讲,我还是比较看好美国经济的中期回升,短期的问题还是蛮多。 

这是我与大家汇报一个很重要的观点,经济回升过程中我们可能面临的一些预期性的问题,潜在的问题,不是眼下很重要的大问题,我们需要从货币、信贷、相关的措施上做一些安排,以使这些指标做收敛性的变化,来完成我们今后长期增长所需要的条件和建设,这些指标就不多说了,这是我设想的变化趋势。 

当中还有很大的风险是美元的问题,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多说。 

第二讲一个观点,危机以后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城市经济和区域增加的挑战和机遇。由于基本环境发生大的全球性调整转移,对中国的城市经济、区域经济,CBD东扩以后的大厂,都是很重要的机遇。在这个时候我们谋划今后的发展是在很好的时点上。 

第一增长周期的上升,第二全球产业转移的速度加速,第三全球新秩序形成加快,新秩序形成的中国角色在增加作用,中国的话语权在增加,这样对我们城市经济、区域经济都是很好的区域。 

所以,我们面临这样的基本条件,特别从经济周期趋势来讲,我们中国有可能进入改革以来第四周期的上升期,时间会有三到五年的大判断,中国经济也会发生转型,我这里说了一下从现实的过份依赖、劳动力的投入,低水平加工制造,过度依赖出口转向依赖人力资本,更多以来现代制造、现代服务业,更多依赖内需方面的改变,我的概括是两个字,从地矿向脑矿转变。 

参考消息有一个文章讲美国的情况,他的绝对优势排在前面的,但是位次在下移,在前面的理由是人才制度创新,比如诺贝尔奖,09年十几项中美国有9项,这是有绝对优势的,但是动态一看,中国在往前提,这种情况下,美国既有绝对的优势,也有动态的危机感。我们的经济要转移到以脑矿为依托的经济,这是知识型的,更多靠人的智慧,我们现在讲谷歌搞智慧地球,许多国家在设计智慧国家,我们现在有的城市在设计智慧城市。现在有的地方在搞知识城建设,这些都是全球经济转移促使各地方不得不思考的一些问题,如果我们按照原来前三十年,或者是二战以后全球经济增长模式恐怕要调整的,我们在大厂,东扩的CBD如果要考虑未来的谋划,2049、2039年也好,剩下的发展会大不一样,我认为会发生实质性的质变。地方经济要在这方面有所考虑,不是设计资源型大项目,而是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化、低碳化实现项目安排,价值的来源产生于什么东西? 

就是人生自身,我们7.8亿劳动力的知识含量,我们受教育的程度,我们的创新力,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在产业里面国家最近的安排也注意了,新型战略产业,包括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等,凡是没有在资源依赖的条件下,有很长的价值链可以获得。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面临全球经济秩序和结构转移的大机遇。 

从城市区域来讲,大厂是县,你们的方略是借势北京,我们要研究城市经济的今后变化趋势,中国现在600多个城市协调发展是一个趋势,所以北京对大厂,大厂提供的服务内容会增加。第二我们的消费结构会快速变化,城市的消费结构是对食品依赖更少,因为食品的消费链条服务是少的,比如非食品,汽车有许多后服务,旅游也是有后服务,吃饭就是吃一下,买衣服就买了一套就完了,买家电也为修补的问题,消费链条的变化会带来许多价值增加的后市场。 

我看你们的方案里面讲借势北京,哪些是我们需要做的,北京的消费结构在中国作为领头羊率先变化,另外是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从供给角度来讲,我们研究劳动力结构变化非常重要,因为中国前三十年靠劳动力数量,今后不能靠劳动力数量。 

第一,我们的人口红利在2015年前后发生变化,今后必须迫使你从非人口红利里面获取自己的增长空间。 

第二,我们在校有2千万大学生,回国人员是增加的,他们进入新劳动力大军,整个劳动力结构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这些劳动力的知识,技术路线,思维都在变化,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到这点。以前我们说劳动力多,今后劳动力会减少,但是绝对量还是大的。我想的是,这7.8亿新劳动力在增加,人力资本在增加,北京这个地方人力资本最多的,怎么用这些人力资本?我非常欣赏你们讲的借势,他们不要矿山就可以创造财富,我们现在主张三创,创新、创意、创造,创造首先需要创意,大厂虽然是小地方,人口非常少,但是你可以借脑。 

另外是城市的产业业态在发生大的变化,我个人认为一定会发生非常快的变化,城市会发生三个变化。一个是空间化,一个是产业业态服务化,另外是产业业态不断走向人性化,为人提供的服务会多的。 

我概括几句话,服务化、生态绿色、智能化、人性化等等,我的意思是说,北京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优势、条件,带来了增加财富的机会。如果他是搞传统产业,可能不见得,而其他类的产业业态流动性很大,这个产业业态是在任何地方布局,他在链条里面找成本低的地方,在大厂里面固定成本、人力成本、企业的成本都是非常低的。 

所以从经济的变化趋势来讲是如此,另外稍微讲一点,国家层面、城市经济层面,城市里面区域的层面,与区相关的县的层面都在发生变化。最近国家在创新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看到许多的变化,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时间讲,其实中国这几年变化非常快,大家注意不到,到十年以后发现中国的经济没有消费那么多,但是也在增长。 

比如我们研发由95年的百分之零点几,到现在的1.6%,比如我们对创意的支持,我们注意无锡、深圳许多的城市在做新的安排。国家创新层面的创新力提升,中国会很快地上去,我从CBD东扩的大厂来讲,一定要注意创新力的培养,一定要注意创新力不断的建设使我们的大厂走出老大厂、旧大厂的概念,变成依靠新知识、新理念、新创意大厂建设,思维决定行动。中国GDP中以后黑色的部分会减少,绿色会增加,以后有人说中国未来60%经济来自科技进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地区经济要在这方面赶紧配合全球的变化趋势,国家在这方面的创新推动,政策制度安排等,包括我们旁边的北京市的代表全球大城市,中国大城市的变化趋势给我们产生的新的创新和由创新带来的经济愿景和空间,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能讲太多。 

我讲了这么多,不一定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