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4-08
订阅

今日媒体财经要闻

《中国证券报》

一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136.2

连续第三个季度环比回落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36.2,连续第三个季度环比回落。

国家统计局表示,从近年各季度企业景气运行轨迹看,企业景气整体上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态势,但受突如其来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等因素的影响,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明显回落。

分行业来看,除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景气指数环比有所提高外,其他行业景气指数均有所回落。分登记注册类型来看,集体企业景气略有提升,其他类型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景气指数连续八个季度居各登记注册类型企业之首。

统计还显示,一季度,大型企业景气指数为154.7,中、小型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25.2和115.5,环比均有所回落,幅度在4—10点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39.9、133.2和131.9,分别比上季度回落6.3、10.1和7.3点。

一季报:三大行业定乾坤

近期,在出口放缓、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企业盈利增速减缓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减缓的程度仍然难以判断。如此一来,一季报的情况将成为重要的参考指标。整体而言,A股整体上市公司盈利的增长情况,主要看银行、保险以及石油石化三大行业,它们利润占据了A股上市公司半壁江山。

有研究员认为,从行业构成来看,今年一季度业绩增长可能不会太乐观,因为两个重要行业石油化工和保险的业绩可能出现下滑,这两个行业在去年一季度业绩占比30%以上。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银行业的情况相对乐观。尽管受准备金率上调、信贷收紧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银行业仍然有望保持40%以上的增长。

保险业方面,2007年的巨额投资收益在2008年中将难以为继,行业增长极可能大幅放缓。石油石化方面,高油价对炼油子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大巨头盈利大幅下滑的可能性较大。

万科首季销售过百亿元 刚性需求成为市场主流

万科(000002)今日公布的3月份销售数据显示,3月份实现销售面积71.9万平方米,销售金额66.8亿元,分别比07年同期增长147.1%和227.5%。至此,万科第一季度已经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14.5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1.0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高达82.9%和119.1%。

综合此前3个月的数据不难发现,万科销售面积的同比增幅分别为11.65%、51.94%和146.9%,销售金额的同比增幅分别为11.72%、70.65%和227.3%,销售增幅逐月提高的趋势十分明显。万科表示,这一现象说明市场刚性需求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真实需求开始逐渐获得释放。

《上海证券报》

超跌引发强反弹 沪指一举逼近三千六

国际资金开始回流中国股票基金,外资投行和投资人士也高调唱多A股

周一沪深市场一改前期疲态,低开高走的大阳线宣泄了久被压抑的做多激情。在两市个股普涨推升下,上证综指叩关3600点,两市成交也温和放大。

这也是一个多月来A股市场难得的红色星期一。虽然政策利好引而不发,但沪深大盘昨天低开后出现逐波上升,最终沪深两市股指均收出大阳线。券商、有色金属、电力设备、汽车等前期超跌的个股表现突出。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绩优蓝筹股的平均市盈率下降到20至30倍的合理水平,优质个股的投资价值日益凸现,这是股指企稳回升的最大动力。

随着行情的转暖,个股机会逐步显现。周一沪市A股仅1家出现下跌,深市A股也仅3家下跌,而两市涨幅达10%的品种近150只,涨幅7%以上的个股达450多只。此外,周一大盘量价配合较为理想,两市合计成交金额为127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大逾两成,表明新增资金明显介入。

银监会:外资持股中资行20%上限未松动

正在广泛征求意见的《银行控股股东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由于明确规定境外金融机构控股中资银行的条件之一为“直接或间接拥有该银行25%以上表决权股份”,因此,使得不少人对“外资控股中资银行的比例”问题产生了疑问。记者昨天从银监会政策法规部获悉,该份《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并不代表将取消《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外资投资入股中资银行的限制,而仍将按“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的规定执行。

记者在采访该份《征求意见稿》起草人时了解到,《征求意见稿》与《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并不冲突。该人士指出,银监会注意到,在2003年之前,出现了个别外资金融机构虽然持股比例不到20%,但实际上已经取得境内银行相对控股地位的个案。为了加强和规范对这类取得相对控制权行为的持续监管,《征求意见稿》对此提出了补充监管规定,是对这类行为审慎监管的加强和完善。此外,按照《商业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相关规定,持有商业银行5%以上股份的中、外股东都需要经过银监会审查批准。《征求意见稿》对虽然没有取得25%的股份,但拥有银行实际控制权的情形及其审批条件也进行了统一规范。银监会2003年颁布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仍然适用。

3月份大小非减持不手软

64家公司披露套现3.22亿股,减持数量环比增三成

联合证券研究所的最新统计显示,在限售股解禁数量基本持平的情况下,3月份共有64 家上市公司发布了85次减持公告,累计减持3.22亿股,减持数量环比增加了三成左右

3月份上证综指下挫达20.14%,创下了1994年7月以来的最大月跌幅。对此,市场普遍认为,随着一批又一批限售股解禁后,筹码供应的增多,“大小非”的套现行为,成为市场下跌的重要力量。而最新的数据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上述推测,3月份共有112.83亿股的限售股解禁,这一数量与2月份基本持平。但从上市公司公告披露的数据看,2月份仅有4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48次减持公告,减持股份2.42亿股;而3月份则有64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合计85次减持,累计减持股份3.22亿股,较上月增加了33%,减持力度明显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只是通过公告披露的减持情况,还有多少筹码无需披露便已经套现,我们无从可知。对此,联合证券研究所分析师戴爽指出,在3月份市场行情惨淡下跌的情形下,为了能够顺利减持,相信不少以“小非”为主的非流通股股东解禁后,都选择了“沉默”减持,这很可能导致了仅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统计到的数据,出现较大程度的偏差。但即使仅从公告数据来观察,3月份“大小非”减持的力度,并没有出现丝毫“手软”的迹象。基于这样的事实,联合证券戴爽认为,目前很多人认为“大小非”减持意愿有所下降的结论是没有说服力的。

中石化炼油业务今年以来仍亏损

作为亚洲产能最大的炼油企业,中国石化炼油业务因受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掣肘,目前仍在出现重大亏损。在昨天于香港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公司董事长苏树林表示,中国石化3月份所生产的汽油每吨损失人民币2162元,当月生产的柴油每吨损失更超过3000元。昨天发布的年报则显示,该公司去年炼油业务亏损高达136亿元。

苏树林表示,成品油价格控制仍将是公司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他同时透露,如果原油价格能够低于每桶76美元,那么中国石化的炼油业务将可实现收支平衡。但他没有给出公司第一季度的损失数据。“公司将通过以下措施减少亏损,包括进一步优化炼油结构,充分发挥现有设备多加工劣质油降低炼油成本;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以及努力提升国家政策限制外的其他炼油产品的价格。”苏树林说。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石化上月刚刚获得补贴123亿元,其中49亿元计入2007年补贴收入,74亿元计入2008年第一季度补贴收入。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