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媒体财经要闻(080717)(2)
今年财政减收增支因素较多,必须努力增收节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严格控制行政开支,降低行政成本。
《证券日报》
竟然"从未买入过A股"? 罗杰斯有时也是大"忽悠"
近日,中国投资者熟悉的罗杰斯先生在某券商举行的中期策略报告会上表示,自己从未买入过A股。此言一出,哗然一片。
其实,这已经不是罗杰斯先生第一次前后矛盾的表态了。
2007年1月26日,上证指数接近3000点。就在当天,第一次来到中国的罗杰斯接受媒体访问时称A股已出现泡沫。不过,离开中国几天后,罗杰斯在澳大利亚接受媒体采访时,则完全否定了自己对中国A股出现泡沫的判断,更全面否定了中国股市“出现了十分危险的迹象”。
去年4月份,罗杰斯在青岛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的股票价格已经很高,但是“如果价格下跌50%我就继续买进,如果价格上涨100%,我就全部卖出”。言犹在耳,罗杰斯口风却在变。3个月后,兴奋的罗杰斯在上海称中国股市涨3倍才卖,而且给中国市场的发展下了个令世界瞩目的“趋势判断”――中国股市将有80年的繁荣。
今年4月,罗杰斯刚刚说“已经买了很多A股,准备给女儿做生日礼物,要长期持有,而且越低越买,让女儿将来受益”。而仅仅3个月过去,他却表示是通过H股、S股、B股或者美国市场来买中国的股票。
与罗杰斯先生类似,众多国际投行对中国股市的分析判断也常常出现令人迷惑甚至前后矛盾的地方。早在2006年底,本轮牛市启动的初期,瑞银调低了内地银行股评级,国内一些机构随后跟风。银行的股价在瑞银“开口”后下降。但此后银行股的走势与其预测的完全相反。在2006年底到2007年上半年的行情中,国际投行联袂唱空中国股市,力劝中国政府出手对股市进行强力打压,当时的A股却一路上扬。而到了2007年9月,上证指数已高居5000点之上时,多家著名外资投行却表现出一致的乐观判断,认为“A股正处价值重估、断言泡沫为时尚早”。事实是,没过多久A股就见顶回落了。

- · 新媒体观察:受众情愿花钱买内容 | 2009-08-12
- · 沈明高重回花旗 担任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 2009-08-11
- · 心跳的感觉 | 2009-07-31
- · 【早评】:大胆抄底!新行情即将启动! | 2009-07-31
- · 美术馆里的游乐场(下) | 200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