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传媒视角(090520)
【每日漫画/The Daily Cartoon】
希望/不
(图片来源:《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热议程/中东】
【欧洲/英国】
《独立报》:奥巴马先生大胆的新战略
这能够宽慰以色列过分敏感的安全神经,让阿拉伯人渴望安置巴勒斯坦人的问题也一劳永逸的得到解决。
有关中东和平进程的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悲观主义经常被证明是合理的。所以,美国总统与以色列首相本周第一次会谈没有达成任何外交上的突破,也就不让人奇怪了。
奥巴马重申了他对于两个国家的信仰,要让巴勒斯坦人拥有自己的国家。内塔尼亚胡的应答没有包含任何的有关定居点和两个国家协议的内容,相反,他只是宣布自己准备于巴勒斯坦当局进行有关经济和安全问题的会谈。而他还重申,直到伊朗核问题解决之前,中东都不可能拥有安全。在调子上,美以关系依然是毫无芥蒂的拥有统一的信仰,具体到政策,两个领导人就开始自说自话。
对于那些希望看到中东和平进展的人来说,这或许有些令人失望,但是,他们不应该灰心。新一届的美国政府将中东和平进程当成是一种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而它还采用了一种和前任比起来更加新颖又慎重的方式进行。
不再将目光只聚焦于以色列-巴勒斯坦关系,奥巴马基于2002年阿盟的建议形成了一个更加综合的和平计划。在以色列退回到1967年之前的边界的前提下,整个阿拉伯世界承认以色列。这个计划的缺点很明晰。它没有涉及到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定居点的问题,也没有涉及到巴勒斯坦离散犹太人回归的权利问题。但它也将带来巨大的好处,在一个更加广泛的共识内封存最难解决的双边困难问题,这能够宽慰以色列过分敏感的安全神经,让阿拉伯人渴望安置巴勒斯坦人的问题也一劳永逸的得到解决。
本周奥巴马和内塔尼亚胡的会谈并没有产生任何突破性的进展,但它展示了美国总统要恢复这一地区和平的决心。悲观主义或许又将猜测这样的和平努力会最终失败,但是,此时此刻,这个世界有了一个新的要完成它的美国总统,让我们为他的努力而鼓掌吧。
《泰晤士报》:奥巴马与以色列
巴勒斯坦独立只是一个目标,以色列的安全问题则是当下之急。
“是的,我们能够”并不是一个十分适合中东外交的口号。奥巴马和内塔尼亚胡的会见说明了这一点。奥巴马知道中东外交的主流气候。他知道以色列对于西方利益以及民主理念的重要性。他只是简单的认为,以色列的安全将会得到巩固,只要停止定居点的扩张和达到2个国家共处的理想之后。但就在内塔尼亚胡先生的外交政策看起来是强硬无法妥协的时候,他所关心的问题,也的确不是空穴来风毫无理由。
《经济学人》:美国与以色列
奥巴马向以色列总理许诺了一个新的美国中东和平计划。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华盛顿,因为他觉得自己去的了一项很大的成功:奥巴马已经设定了一个时间限制——今年年底前——到底与伊朗的谈判是否有效,答案就将揭晓。“我们不可能进行一场永远持续下去的谈判,”奥巴马说。内塔尼亚胡在会议结束之后表示,他感到很满意。因为奥巴马已经理解了伊朗的炸弹给以色列究竟带来了多么大的危险。
《每日电讯报》:奥巴马和内塔尼亚胡先生需要继续进行会谈
内塔尼亚胡先生代表的是一种广泛的右翼政治,这在此时的华盛顿尤为不受人欢迎。截止到目前,白宫看起来都是选择了一种“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这种战略或许是注定要失败的,但是考虑一下吧,已经延续了数年的双边和谈,似乎也没有产生多大的效果。
【北美洲/加拿大】
《环球邮报》:黎巴嫩的选举将为中东带来一盏明灯
作为过去60多年时间里阿拉伯地区不稳定的源泉,黎巴嫩的6月8日的选举或许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稳定因素。在一个更加广泛的意义上来说,黎巴嫩的选举将成为去年11月以来6个事关中东政治选举的其中之一。这六个选举的国家是:美国、以色列、土耳其、黎巴嫩、伊朗与——或许是即将进行的——巴勒斯坦。这些选举将告诉我们许多我们有关政治文化、意识形态、民族认同和国家概念的诸多方面。
【社论/editorial】
【北美洲/美国】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握手
土耳其语亚美尼亚之间的热络,已经激起了战略高加索地区的种族及能源问题的紧张情绪。
《华尔街日报》:斯里兰卡的胜利
这是一场证明了911教训的胜利:绝大多数时候,在政治的妥协变为可能之前,应该采用军事行动打击恐怖分子。
《华盛顿邮报》:被Google紧握的书籍
2005年开始的Google图书项目,原本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原则性基础之上,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好处的项目。但是,据我们所知,Google的搜索工具已经变成了一个数字的图书仓库。它成为了Google的新的独家图书馆。
【亚洲/印度】
《印度时报》:胜利并不简单
即使斯里兰卡政府已经宣布了胜利,战斗可能会仍然继续。猛虎组织或许会被孤立或许影响力会降低,但他们很可能不会放弃自己的战斗。这就要求Rajapaksa先生去倾听泰米尔少数派的声音,对他们的抱怨做出回应。这意味着,他需要自政治中放弃剧毒的僧伽罗人的民族主义。
《印度经济时报》:危机与繁荣
稳定已经变成当下几乎所有经济思想的核心部分,它不仅仅能够帮助今天经济的复苏,还能够确保明天的和平与安全。
作为一个全球社会,我们已经身处边缘。过去两年中,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危机:能源、食物、气候变化、以及全球性的衰退。而最坏的可能还没有出现。而事实上,今天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假如不能够妥善的解决的话,很可能会演变成一场巨大规模的政治危机。
的确有让我们感到高兴的东西:这些我们所面临的挑战都是彼此关联的,所以,只要我们能够聪明的将问题分解开来,找到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他的也将迎刃而解。

- · 奥巴马访华侧记 | 2009-11-20
- · 奥巴马访华侧记 | 2009-11-20
- · 奥巴马访华侧记 | 2009-11-20
- · 温家宝:不赞成“两国集团”提法 | 2009-11-18
- · 奥巴马中国行能得多少分? | 200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