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传媒视角(090528)
【每日漫画/The Daily Cartoon】
朝鲜努力加入“核俱乐部”
(图片来源:卡格政治漫画网)
【热议程/TOP agenda】
朝鲜半岛局势
【亚洲/朝鲜】
朝中社:核试验是自卫行为
韩国总统府负责对外战略的一名总统秘书最近在一次研讨会上称,“朝鲜不能用导弹与核武器保卫体制安全”,而韩国统一部长官在一个关于对朝政策的论坛上要求朝鲜“改变抵制六方会谈的立场”,“停止以核试验和发射洲际弹道导弹为威胁”。
这只是与美国亦步亦趋者重谈旧调,他们不知道如何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安全。如果不是朝鲜建立起以自卫为目的的强大威慑力量,那在朝鲜半岛爆发的战争会已超过10次。“帝国主义军队”侵略朝鲜的威胁在增加,朝鲜实施核试验和发射洲际弹道导弹是为保卫自己作出的选择。这将保卫半岛和平与国家安全。
只要美国还持敌视朝鲜的政策且不停止对朝鲜的核威胁、只要韩国军队不停止战争挑衅,朝鲜就将继续推进以自卫为目的的战争威慑能力。朝鲜作出此种选择为的是半岛和平与国家安全,无论其他方怎么诬蔑这种选择,朝鲜都不会放弃。
【北美洲/美国】
《华盛顿邮报》:朝鲜核试考验奥巴马接触政策
奥巴马政府是否通过新的、更严厉的制裁措施来加大对朝鲜的压力?它是否选择不作出过度反应、坚持目前的政策?或者像前布什政府在朝鲜2006年进行首次核实验后那样改变方向,加大接触和外交活动的力度?一个关键的变数在于评估朝鲜的目标,它是想升级压力以便从美国和地区国家获得新的让步?或者美国应当相信朝鲜的说法-即朝鲜想成为一个全面的核国家,根本不会顾及它在国际社会所受到的孤立?
【亚洲/日本】
《读卖新闻》:中国担心加强制裁会刺激北朝鲜
尽管日美韩等国家希望中国向北朝鲜施加强大的压力,停止向其提供原油等物资,但中国似乎不太可能使用这种“最后的手段”来迫使北朝鲜放弃核计划。北朝鲜处于驻韩美军与中国之间的“缓冲地带”,在安全保障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领导层的看法至今没有改变。北朝鲜的“核威胁”并非针对中国,这也是中国不愿过于施压的一个原因。
【欧洲/德国】
《德国金融时报》:没有中国的朝鲜什么都不是
对奥巴马总统而言,在中国打开外交突破口是打造一个有效的反朝鲜联盟的唯一途径。只有中国停止对其经济援助,制裁才有成功的机会。相反,为了保持与封闭的朝鲜政权的联系渠道的畅通,中国当局与朝鲜的接触又是必须的。“针对这一问题,美中两国必须形成共同的战略要点。”
“不过,中国处在一种两难境地”,北京陷入到不同的恐怖场景之中:要么接受一个有核的朝鲜,要么承担朝鲜政权崩溃的风险,这或许会引发跨越1400公里长的边境线的难民潮。
【社论观点/editorial】
【北美洲/美国】
《纽约时报》:卢武铉是权威主义牺牲品
韩国政治有现任总统对前任总统实施腐败调查以巩固自身地位的“陋习”,前总统卢武铉正是这种“权威主义”的牺牲品,现任总统李明博卸任后也不能排除遭遇同样攻击的可能性。
对苛刻调查卢武铉及其家人的检察机关和保守派媒体,大多数韩国民众感到愤怒,认为这是李明博政权出于政治目的所致。
“没人知道政治性的报复行为是否会在李明博总统任期届满的2012年终结。”
【欧洲/英国】
《经济学人》:新兴经济体将以更快速度复苏
还记得关于脱钩(Decoupling)的讨论吗?一年以前,很多评论家都认为,新兴经济体比美国经济更能抵御经济衰退,归因于这些经济强劲的国内市场和谨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不过怀疑主义者认为,美国经济衰退将蔓延至新兴经济体。过去六个月,全球经济下滑证明后者的看法是正确的。
新兴经济体快速复苏基于两点:首先,大型新兴经济体对美国经济的依赖性要比通常认为的低;其次,这些经济体更有能力和意愿应对经济疲弱。去年晚些时候,中国或巴西经济受到冲击并不仅仅、也不主要归因于美国需求下滑,而是因为受到全球信贷市场接近崩溃以及股市下滑的冲击。此外,在发生这些冲击之前,很多新兴经济体还都收紧了货币政策以应对通胀。结果就是国内需求和出口双双下降。

- · 奥巴马访华侧记 | 2009-11-20
- · 奥巴马访华侧记 | 2009-11-20
- · 奥巴马访华侧记 | 2009-11-20
- · 温家宝:不赞成“两国集团”提法 | 2009-11-18
- · 奥巴马中国行能得多少分? | 200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