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传媒视角:纽约时报网站要收费】

订阅
2009-07-20

【每日漫画/daily cartoon】
美国医改:我觉得我能行!
(图片来源:卡格政治漫画网)
【热点/hot topics】

【北美洲/美国】

《纽约时报》:中国经济重回高速增长轨道

在中国政府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及银行业巨额信贷等因素的联合作用下,中国经济在今年第二季度实现了7.9%的同比增长。在全球整体经济仍然不甚乐观之时,中国经济已经显现出明显的复苏态势。一些经济学家表示,考虑到中国出口业在全球性危机的影响下大幅下滑,中国统计局此次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的确超出了普遍预期。2008年末,中国政府为2009年的经济增长定下8%的目标,但是一度受到众多经济学家的强烈质疑。但是在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呈快速复苏之势,这也使得8%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不断增加。而在中国经济重回高速增长轨道之时,全球整体经济形势仍然令人担忧。由于受到不良贷款、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经济刺激方案作用不平衡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以美国为首的数个主要经济体,目前仍未能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济则呈现出全面复苏的迹象,汽车销量屡创新高,房地产市场及证券市场再度走强,零售业稳步增长。这些,都体现出各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但是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尽管中国经济出现很好的复苏迹象,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风险。一方面,银行业信贷额度的不断增加,很可能导致不良贷款水平的上升;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则可能导致政府资源的浪费。

总体而言,第二季度良好的宏观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的稳步复苏已经是不争事实。

《TheMotleyFool》网站:纽约时报网站拟收费 搬石头砸自己脚

身为报业巨擘的纽约时报,正考虑对其网站收取5美元的入会费。若是报纸订户的话,则可享受半价2.50美元的优惠。从表面上来看,这看来相当合理。纽约时报聚集了全美顶尖新闻人,它们并不只是随便雇用个专栏作家。为普立兹奖得主Maureen Dowd及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克鲁曼的专栏付个5美元,谁敢说这不公平?但是,世界本来就不公平,而且事情并不像纽约时报想的这么简单,这很糟糕。纽约时报总编Bill Keller曾说,若你倾向Google News作为新闻的主要来源,就会知道错误百出。难道这不就是纸媒的问题吗?他们不是不懂,就是不想承认这个世界已经改变了。攻击Google而不是拥抱它,实在是个糟糕的策略。而纽约时报的做法,就像是在道路选择很多的地方,还在自己的路上设一个5美元的收费站。老实说,消费者换别条路走不就得了。事实上,在全新的网络世界来看,网络消息来源,甚至已经超越了最好的报纸。打个比方,哪个运动迷会看隔天的报纸来关注比赛结果,各项详尽分析、比分表、战绩早已散布在各大新闻来源及运动网站上。的确,收费的《华尔街日报》网络版是成功的,不过那是因为它的信息攸关财富,需要信息的投资人甘愿付出费用,但是没有人会想付费看某地方政客又放了什么话。纽约时报收点网站费用乍看之下很公平,不过这是一个在最糟的时间点所做出的糟糕抉择。

《时代》:蒙古新纳粹分子蠢蠢欲动 不会成什么大气候

蒙古的新纳粹党,虽然普遍认为不会成什么大气候,但是很有威胁性,而且还经常制造暴力事件。乌兰巴托目前有三个主要的极端民族主义组织,成员共有几千人。他们采用了纳粹党的一些标志物与教义。这个组织的头目去年被判为杀人犯,他杀害了自己女儿的蒙古男友,仅仅是因为他去中国留学。新纳粹党在蒙古只处于边缘位置,几千人的规模在蒙古300万的人口中也显得微不足道。但这种现象却反映了蒙古目前普遍存在的民族主义倾向,只不过这些新纳粹分子站在了极端位置上。达娃?恩赫瑟特格,是一家名为“社会开放论坛”的经理,这是一家设在乌兰巴托,旨在促进公民社会公众参与的社会组织。她说,新纳粹党不会被主流蒙古社会接纳,无法获得广泛的支持。她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蒙古人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或者亲自出国游历,强硬民族主义的影响力正在减退。今年5月份的总统大选就很能说明问题,但这个问题在此次选举中并没有发酵,“这要是放在以前,可能就会起决定作用”。

【亚洲/日本】

共同社:日美“核保护伞”磋商意在消除威慑力下降担忧 

日美两国外交与国防部门局长级安全保障磋商会议18日就开展美国“核保护伞”问题定期正式磋商一事达成一致。其背景为朝鲜推动核开发,而奥巴马政权打出核裁军方针,日本政府内担心美国的核威慑力有可能出现下降。朝鲜于5月进行了第2次核试验,并在7月4日连续发射弹道导弹。美国在奥巴马“无核武世界”的口号下与俄罗斯开始进行核裁军交涉,并时隔8年着手核战略指针“重审核体制”的更新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执政党内出现了“敌方基地攻击论”和“核武装论”。日本外交、防卫当局者间要求强化日美安保体制的意见增强。在定期磋商中,美方将说明核战略指针更新工作的内容,以消除日本对核威慑力下降的担忧。日本防卫省一名官员对此表示欢迎,称“今后的磋商将可以牵制朝鲜”,还表示也可对抗军事力不断增强的中国。但日本政府以“唯一核被爆国”身份在国际会议等场合主张核裁军。这与美国“核保护伞”的配套性或将遭到质疑。

《读卖新闻》:60%日本年轻人因工作和生活压力浮躁不安 

日本年轻人因为工作和生活而感到“浮躁不安”的超过了60%,且呈现增长的趋势。日本统计数理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项有关“日本人国民性”调查得出了这一结果。调查显示,这种“浮躁不安”的情绪自1993年以来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该研究所判断是受到“泡沫经济破灭后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年轻人开始重新思考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更注重家庭的倾向。他们一方面感受着生活和精神上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探索心灵的寄托。

“日本人国民性”调查始于1953年,每5年进行一次。此次调查是去年10月至11月针对年龄在20岁至79岁的6000名日本人进行的,其中52%的人作了回答。关于“在过去一个月是否有过浮躁不安的情绪”的问题,6 3%的2 0岁的年轻人作了肯定回答,比2003年的上次调查增加了6个百分点。30多岁的年轻人占到了62%,首次超过了60%。40多岁的人占到57%,增加了9个百分点,均创下过去15年来的最高纪录。相比之下,50多岁至70多岁的人只占30%至40%。由此可见,日本年轻一代在精神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此外,回答“生活水平良好”的人数只占49%,比上次调查下降了1个百分点,跌至历史最低点。泡沫经济时期这一比率曾经超过70%。而认为“今后会更加贫困”的人占到57%,增加了10个百分点,是历次调查中最高的。 调查结果显示,各年龄层普遍都在追求心灵的寄托。认为“家庭”最重要的占到46%,增加了1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而相信“来世”的人占38%,相当于1953年那次调查的近两倍。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