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传媒视角】奥巴马访华

订阅
2009-11-16

《金融时报》:奥巴马遭遇直言不讳

就在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开始首次访华之行数小时前,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尖锐地评价了美国金融管理,这彰显出了两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紧张状况,可能会给奥巴马此次访问蒙上阴影。

刘明康说,美元的持续贬值和长期低利率状态对全球投机推波助澜,投机催生了全球资产泡沫,对全球经济的复苏,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的复苏形成了不可避免的风险。他说,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全球资产价格,使得股市和楼市的投机行为更加兴盛。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今年2月份在北京的一个记者招待会上刘明康的言论预示着,奥巴马此次访华可能会遭遇中国领导人在经济问题上的直言不讳。中国是奥巴马此次出访亚洲四国中的第三站。这个问题可能会令奥巴马此次访华的整体议程变得复杂,奥巴马此行的议程还包括了推动中国就气候变化作出新承诺,督促中国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以化解伊朗与朝鲜的核威胁。

动身前往中国之前,奥巴马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共同警告伊朗“所剩时间已经不多”,强调了他关于伊朗问题议程的紧迫性。

奥巴马此行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奥巴马定于周一与上海的大学生召开会议,但两国政府就活动安排进行了激烈争执;中国方面希望对观众和所提问题进行筛选,而美国希望进行更为自由的交流。

在奥巴马周日晚间抵达中国之前,两国关于全球经济管理问题的意见分歧已经显著升温。中国领导人此前表达了不安情绪,担心美国可能准备牺牲中国的经济利益来推动自身走出这场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担心,美国巨大的预算赤字可能会导致美元走软,导致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价值显著缩水。根据可获得的最新数据,截至9月底,中国共持有2.27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这些纷争开始于9月份,当时美国决定对中国出口轮胎征收高额关税。此后美国还决定对中国钢管征收关税,中国方面指责美国此举是在滥用保护主义。

《新闻周刊》:奥巴马为什么要去中国

原因也许很简单:中美共同利益正在发生变迁,中国要素在美国国内和国际利益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美国需要中国继续购买国债

中美经贸投资发展,美国需要中国继续大量购买美国国债来为美国经济背书。分析入士预计,奥巴马很可能大力游说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

●中美需要联合应对金融危机

一个需要华盛顿直面的现实是,美国如今在几乎任何一个领域,都无法忽视中国的存在和作用,中美关系也正进入一种真正的大国关系常态。

●美需要中国参与伊朝核问题

在伊朗和朝鲜核问题、巴基斯坦局势和联合国改革等全球和地区性安全议题上,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和积极参与。

●美国需要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以及对于全球资源控制权的博弈,对于奥巴马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顺利实施,会产生重大影响。

●美需要中国参与地区安全

据英国《金融时报》13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可能在访华之际,请中国在阿富汗事务上“扮演更大角色”。

●中国模式将影响世界

金融危机的情形下,中国模式成为热点。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给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奥巴马磨合期对华政策剖析:中国仍为竞争者

无论是对中国的直接定位,还是谈及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奥巴马都是把竞争放在首要位置,即使是合作,其Q的也是提高美国的竞争力”。

●奥巴马对华政策成型:加强合作同时不忘牵制

如同其他政策,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也是相当务实的。这里的“务实”有两个含义,一是寻求中国的合作本身就是务实的表现,而不是务虚,因为奥巴马政府确实面对深重的挑战,没有中国的合作,无法应对这些挑战;二是,奥巴马政府在处理对华问题上格外小心谨慎。

●将中国定位为合作伙伴及友好竞争者

此次奥巴马访华过程中继续做出反对贸易保护的表态也成为自然。值得期待的一点是美国对中国这个“友好竞争者”将提出更明确的定位。

《华尔街日报》:奥巴马访华之行难以立收成效

“空军一号”昨晚降落在上海,开启了奥巴马对中国的首次访问。当前人们普遍认为,美国作为全球霸主的地位将长期下降。

奥巴马已明确表示,他将中国的崛起视为一个潜在的积极动态。与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将中国形容为“战略竞争对手”相比,他在东京的讲话形成令人宽慰的对比。奥巴马将于今晚抵达北京,与中国领导人展开为期两天的会谈。

然而,如果说奥巴马对美国最大债权国的访问似乎象征着全球实力平衡的转移,那么中国不愿扮演更重要的领导角色,将削弱其正在上升的国际影响力。

尽管美国总统将利用与中国领导人的会晤,努力推动中国作为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应对世界面临的最大问题(从气候变化,到全球经济失衡,乃至核武器扩散),但他很可能会发现,他的东道主对自己的新的突出地位持更为谨慎的态度。

奥巴马在东京的演讲中,对自己的中国政策作了迄今最完整的阐述。他明确表示,美国将不会试图遏制中国,称中国不是威胁。

《纽约时报》:他将在许多方面,扮演一个浪费金钱者来对其银行老板致敬的角色

奥巴马将与数位前任美国总统不同,他们都公开敦促和刺激中国追随西方模式,在政治和经济上变得更开放,奥巴马则将少花时间指教北京,多花时间向北京做保证,让北京安心。布什总统指责中国操控汇率、克林顿总统要求中国改进人权的日子早已远去,现在奥巴马对中国发出安抚之声,他在东京发表美国与亚洲新关系的演说时指出,美国不寻求围堵中国。

《时代周刊》:美国需向中国学习的五件事

奥巴马的这次访问对美国而言是选择了一个尴尬的时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经受住了世界经济衰退的考验,人们前所未有地强烈感觉到中国正在崛起。相比而言,美国似乎突然就变老了,变脆弱了。美国的国民情绪仍然低落,经济仍然没有起色。现在是美国表现谦虚的时刻,因为中国在一些重要事情上都做对了。美国应当学习“雄心壮志、重视教育、照顾老人、大量储蓄、放长眼光”等五条经验。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