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本哈根】最终的结局
《经济学人》/文 即便是它最忠实的粉丝——如果有这样的人的存在的话——他们也很难认为,哥本哈根有关气候变化的协议算得上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成功。“很多人,”潘基文表示,“将会说,它缺乏雄心。”虽然有数以千万计的情绪激动的活动分子们齐聚丹麦首都表示支持和要求,然而对于这次会议的参与者们来说,对于它的期待是如此的高,以至于他们不可能实现。
对于很多环保分子们来说,这次峰会的协议的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它没有给排放设定目标。早期的草案之中,曾经设立了这样的额目标。
针对于在谈判过程中出现的根本性的漏洞,这个协议也没有能够提供一个解决方案。《京都议定书》是唯一的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性协议之下应对排放的手段。它只强迫了批准它的发达国家遵守义务。它对于中国没有要求,对于美国也没有。

- · 下一站:墨西哥城――那些哥本哈根教会我们的 | 2010-02-23
- · 谁签订?谁放弃?新争吵即将开始 | 2010-02-03
- ·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见闻 | 2010-02-01
- ·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见闻 | 2010-01-29
- ·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见闻(1) | 201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