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7-17
焦建
订阅

科技观:你会喜欢谷歌“街景”吗?

科学伦理

网络版专稿 记者 焦建 美国加州,奥克兰市。凯西跟丈夫住在一栋靠近马路的公寓楼里。

谷歌的一项新功能让他们很吃惊。当凯西在谷歌地图(Google Maps)里键入自家地址的时候,屏幕上立刻出现了她家周围街道的照片。当她把街景放大,画面上出现了她家的小猫莫蒂,正悠闲的坐在自家窗口上。

谷歌提供的这项新业务名叫“谷歌街景”(Google Street View)。它是谷歌地图增加的一项新功能,可显示所选城市街道的360度全景图像。通过它不断快速增长的服务城市,任何人都可以足不出户,看到远在几千几万公里外街头的模样。

谷歌街景扩张计划 

英国各地大街小巷近期到处可见谷歌拍摄车。这些拍摄车车顶上架设几个摄像头,可以360度拍摄街景。拍出的照片中,房屋外观、车辆清晰可见,甚至连花园内的一张太阳椅都不能“幸免”。

虽然谷歌拒绝公布何时启用英国版“街景”,但大量拍摄车的出现,让不少英国人担心自己个人隐私遭“窥视”。

4月初有消息说,澳大利亚版的街景也在计划推出之中。而街景巴黎,街景罗马,街景意大利都在秘密筹备中。有消息说,中文版的“街景台湾”可能也会马上推出。

就在谷歌 earth的网站上,6月10日贴出了一条由软件工程师Jiajun Zhu撰写的文章,题目叫——《街景一岁,永不止步》。该贴为庆祝“街景”一年而写。

在帖子里,Jiajun Zhu说,谷歌团队很高兴的宣布街景诞生一周年。以此同时,街景计划所覆盖的地区又增加了37个。这意味着谷歌街景计划的覆盖范围已经比刚刚推出时候扩大了一倍。

谷歌街景采用崭新的ATAX操作接口技术,这使它的画面清晰,能让使用者拥有驾驶人视野的实境3D图像。因为它的确是将真实的照片嵌入抽象的地图。先前微软也曾经推出过类似的服务,但可能也就只有谷歌才有这个实力将计划进行到底。因为360度的拍摄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最终将图像嵌入软件,也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谷歌进行的这项计划所用图片有两个来源,一是谷歌用汽车载着特殊相机自己拍摄,另外则是通过数据提供商Immersive Media购买,后者显然不像前者那样引人注目。

弊大于利? 

虽然谷歌宣称,这一功能使用户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该区域的路况,身临其境合理选择出行线路。但自从街景推出以来,人们看到更多的,往往只是它引起的麻烦。

乔治奥威尔的反集权主义的名著《1984》很多英国人都读过。书中有一个无所不见的“老大哥”可以全天候监视着人们的生活。而谷歌类似“老大哥”的街景拍摄计划,显然已经引起了英国人的反感。

最近,国际隐私权保障组织 (Privacy International)警告说,谷歌所进行的可能是一个大规模的侵犯隐私权行为。除非该公司保证将车牌号码或是人脸全部作模糊处理,否则它将提起诉讼。

这不是街景第一次引发官司风波,事实上,就在它问世后的第三天,便已在美国掀起了一场隐私权保卫战。

有张已经被删除的图片显示:一名美国女子从街道上的汽车下来时,不小心暴露了内衣。这个景象被路过的谷歌特型车抓拍到,未经许可就放到了网站上。

隐私保护主义者之所以强烈反对这项功能,主要因为谷歌并未承诺通过技术手段让人脸和门牌号码变得模糊,也没有保证工作人员没有将私人道路拍摄进去。

还有人认为,该功能会被窃贼用作计划逃生路线,甚至会帮助恐怖分子找寻军事基地。

“我最关心的问题是,你究竟如何在公共图片和私人隐私图片中间界定。”凯西说,“下一步可能就能看到我们家的书架了。”

凯西把自己的担心放在了博客上,从那以后,有关“街景”与隐私权的讨论就层出不穷。很多网站都希望用户将谷歌捕捉下来的有趣图片上传。

在一些网站上,网民可以就“最佳城市街景”进行投票。最终选出来的前两名是:一张上面的两个年轻女孩穿着比基尼在斯坦福校园里,上半身基本没穿什么衣服。另一张上,一名男子正在一座公寓楼的大门前,图说是,“他是想破门而入,或者只是把自己锁在外面了?”

谷歌应对 

谷歌总是声称它在将任何一项服务投向市场前都经过了严肃的考虑,它们都将严格的遵守隐私法,“街景仅仅只提供公共图片,”谷歌说,“就跟你在路上看到的没什么两样。”

谷歌还表示,它已经与公共机构进行了商讨,并且在产品不断开发的过程中听取了它们的意见。它允许用户因为隐私原因将图片从“街景”中删除。但“只有很少的人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谷歌说。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最高法院一直认为人们在公共场合是可以被拍摄的,“假如按照隐私权的定义来讲,我觉得这种做法不存在任何问题,”分析人士Jurkevics说。

但根据“电子前线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律师Kevin Bankston说法,“这项新产品是一个典型的引起争执的例子,到底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护的公共空间和个人决定自己生活隐私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

去年八月,为消除侵犯隐私权的顾虑,谷歌街景开始测试一项模糊路人面孔的技术。该技术使用一种电脑运算法,搜索谷歌影像资料库中的人脸,然后模糊处理。谷歌已开始在曼哈顿地区进行测试,最后将更广泛地采用。

你会喜欢谷歌街景吗? 

1999年,谷歌最早的工程师之一阿米特·帕特尔提出了“永不作恶”的企业宗旨。之后这句话变成了谷歌最受人欢迎的标志之一。

谷歌副总裁梅耶尔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我们当然不会以更低的标准要求自己。我们所做的工作非常有意义,也非常重要,未来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我们一直非常认真。不管是因为自我约束,还是因为受到公众监督,我们都应当保持高标准。”

技术的发展从不止步,谷歌的诞生更是加快了这一步伐。通过更新算法,谷歌让人们获得了更加精准的搜索结果。而那之后,不断增强的实力又使得谷歌实验室里的新点子层出不穷。

谷歌的市值高涨,没有利润压力培养出了独特的谷歌文化。工程师们喝着可乐穿着拖鞋在硅谷的实验室里随意尝试自己的新点子。毫无拘束的创造力的爆发使新产品层出不穷。

谷歌的特点是,新产品被开发出来以后,即使一时半会儿看不到盈利的可能,谷歌依旧会将它推向市场。而一旦这些新产品变得酷起来,谷歌便走到了市场的前沿。

所以即使你不知道谷歌地球如何盈利,依然不妨碍你像一个宇航员一样,坐在电脑前通过谷歌地球俯瞰地球景色。

新技术的市场永远都需要比别人快一步,谷歌的创新精神也的确让人钦佩。但就跟它有时候看不出哪些产品会流行一样,技术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谷歌依然难以把握

技术的进步是把双刃剑。先前是谷歌地球,现在轮到了谷歌街景,假如技术伦理跟不上技术的进步的速度的话,什么样的新产品都会惹出麻烦。

现在有消息说,谷歌街景会推出台湾版,这也许会满足一些向往去台湾但却没有机会人们的愿望。

虽然目前的谷歌街景必须通过实地拍摄才能实现,而中国暂时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但假如有那么一天,北京的大街小巷的图片都出现在谷歌的服务器上,而里面正有一张你在街头喝醉了的不雅照片,假如你的朋友们都能看到它的话,你还会继续喜欢这项服务吗?你是否也希望,谷歌能够一直遵守“永不作恶”的箴言,不管主动还是被动。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