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7-29
焦建
订阅

英国:滞涨来了

英国经济

网络版专稿 记者 焦建 随着经济层面的痛苦不断加深,总有一天,在政治上也需要付出代价。

五年前,新上任的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就曾经警告说,“好”年景结束之后,总有一些不那么好的形势出现。正是在他的第二个任期刚刚开始的七月里,这位央行行长的预判有了前所未有的坚定的现实基础。但即使是他,也肯定不期待“没有通胀伴随的高速增长”会以这样一种稍显发酸的味道结尾。

就像刚刚于7月18日在美国上映的电影《妈妈咪啊!》所唤起的1970年代的旧时光的感受一样,越来越多的迹象向人们大声宣示着,曾经有过的滞涨年代重新出现了。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大幅下滑和整个银行业伤口的不肯愈合,现今的经济陷入了一种衰退的局面之中。于此同时,通胀的压力却无情的变得更高。经济上的尴尬局面曾经被描述为一种“滞涨盐”;“盐”这一次看起来放多了。

现今油价对英国经济造成的影响看起来跟1970年的石油危机时期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两样。今年到6月底为止,制造业所花在能源上的资金增长了30.3%,这是1974年11月以来的最高增长速率。这意味着零售商们的最终零售价可能也要相应的上涨。这一数字可能使10%,而这也是自1982年早期以来的最高增长速率。

除非零售商们通过削减自身利润份额消化进价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这将给本已经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众多家庭雪上加霜。实际按消费物价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上涨数字早就超过了政府所设定的2%的数字。在仅仅2个月的时间里,这一数字已经从年初4月的3.0%上升到了3.8%。这是16年来的最高增速。

用任何一个简单的数字都无法描述出人们实际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而现实中的一切价格增长的又是如此之快。以燃料价格为例,截至到六月低,价格已经上涨了24%。食物价格的通胀已经从5月的8.7%增快到了6月的10.6%。购物者们是如此集中的注意到了这些增长数字,以至于他们很少发现,那些大件非常用消费品的价格,比如照相机,已经下跌了不少。

劳动力市场依然是一片昏暗景象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但现在也没有以前一般明亮耀眼了。最新的劳动力市场数字显示,虽然岗位依然在增加,但失业率依然保持在5.2%左右。很少有人能够从这一切中觉得舒心。

滞涨的回归让英国央行陷入了一片尴尬的境地之中。一方面,达到高潮的通胀让央行不得不打起精神来仔细应对。不断增长的数字让公司和工人们都期待着一个价格的迅速回归,假如通胀继续快速增长,而人们的工资增长率继续保持3.8%的话,一贯不肯安于室的工会们肯定又会大有用武之地了。而另一方面,虽然迅速衰落的英国经济应该又能够相应的减缓通胀的压力。但往往这样的衰退总是超过了本应该处于的范围之内。

陷于这样的窘境之中,英国央行利率制定者们决定第三次仍然将利率保守的定位5.0%。他们看起来还是想把这样的政策再坚持一段时间。但随着通胀的不断加速,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们也有这样的恐惧,这将会损害央行的可信度。

这一切说明,经济小胃疼将不仅持续到明年,甚至持续到2010年都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一点都不奇怪。在过去的许多年时间里,银行跟房地产市场都拖了整个经济的后腿。而假如说1970年代的危机教会给了政策制定者们什么的话,那就是通胀没有简单的治愈方法。多少年的好年景度过之后,一段艰难行军,已经摆在眼前了。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