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观念:世界是免费的?】

订阅
2009-07-21
焦建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焦建 “世界将是‘免费’的”。有关世界的未来,这已经是你见识过的第几个此类句式了?而当下奉献这个判断的,就是那个曾经写出了《长尾理论》的克里斯.安德森。在新经济杂志领头羊——《连线》的这块阵地上,安德森一遍又一遍的对这个观念进行鼓吹。在经济危机已经成为理解世界的基本框架之下,“免费”,听上去可真是一个好主意。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免费”的商品是否存在,而在于它们是以何种方式得以存在,能够扩充到什么样的领域。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安德森的人来说,“免费”都只是商业模式中的一个领域而非全部,这是一个简单的常识。在前互联网时代,金吉利就曾经通过附赠刀架增加了刀片的销售。而在互联网时代,“免费”模式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这种改变将是革命性的么?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安德森将这种早已存在的模式进行组织归纳之后,体系存在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互联网时代的“免费”,应该归置到整个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商业)影响这一框架之中进行理解。

“在类似战场的经济领域,免费的网络产品和服务比以往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商品供应者们应该如何从免费的经济中创造出一个盈利模型?”如何通过“免费”来进行盈利,这既是一个看上去的悖论,也是新经济时代最为核心的基础性命题之一。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免费应该是件好事。毕竟,当你没有钱的时候,0.00美元是一个很好的价格。以此,安德森对互联网产品和服务能够“免费”的模式和原因进行了归纳:一是因为免费所带来大量的浏览可以带来吸引力,而吸引力可以变成广告。二是“免费+收费模式”的存在,那些希望享受全面及安全服务的用户,会为此进行付费。而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他之所以会免费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文字,是因为这可以让一个人获得名声。“我写作一篇关于免费的文章是免费的,但是,假如你的企业希望我做一场专门针对它的演讲的话,你就需要为的时间和精力而付费。”

在“如何盈利”的基础之上理解安德森的观点,便可以发现“免费”只是一种商业手段而不是目的。正是因为如此,找到安德森观点中的漏洞并进行反驳,真的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上,或许安德森迄今为止最为有力的批评者,将是《纽约客》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他认为,尽管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传输能力的成本在不断的降低,但是,与庞大的基数相乘之后,这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此外,“YouTube尝试着在视频边栏出售广告。但问题是,那些通过心理学免费索吸引来的视频们——盗版材料、可爱的猫猫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用户产生的内容——不是那些广告商们希望与之有联系的内容。”而为了卖出广告,YouTube不得不去购买合法的专业产出内容,例如电视台秀以及电影。瑞士信贷将这些购买的成本加总,2009年,成本粗略计算就是2.6亿美元。

格拉德维尔举出的例子不仅仅是youtube,还包括专门为小众疾病生产的药品,以及正在苦苦为获得广告而正在的无线电视台。包括苹果的iphone手机和下载也包含在内,所以,“在这个领域的唯一铁律就是:这里没有铁律。一个人不必太过于热心的写作一本内容有关于——数字世纪已经改变了产品制造和销售的方式——的书籍。”

坚持对互联网内容进行收费《华尔街日报》也认为:“互联网行业已经不值得投资”。“互联网行业目前的最大问题在于:无人能给出商业模型。相对于维持互联网业务AOL,时代华纳更愿意留下《人物》杂志等传统媒体业务。新闻集团目前正在对社交网站MySpace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微软在互联网业务上花费了数十亿美元,但没有获得任何利润。Google除了AdSense等广告业务之外,也找不到任何其他的业务模型。互联网行业的新进入者Twitter和Facebook的用户数增长很快,但同样难以盈利。”

对于和互联网直接相关的新闻业来讲,“免费”的影响也值得探讨。近期传出的《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要对内容进行收费的消息,先后给安德森的理论开了不小的玩笑。而网络只依赖广告进行发展的模式,一定会遭到20世纪美国著名出版大亨、《时代》共同创办人之一亨利鲁斯的批判。在他看来,一个只依赖广告收入支撑的出版物是令人瞧不起的。因为这种模式令人从“道德上感到厌恶”以及“经济上的自我毁灭”。

“正是收费使得人们会珍视好的阅读内容。也正是收费会迫使新闻记者更加遵守纪律和职业道德,因为他们必须写出人们真正珍视的内容才可能获得收益。这会让媒体再次将经营方针真正地摆到新闻业应该摆放的位置上。”

所以,《时代》杂志近期所探讨的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对网络内容进行收费,“假如说仅仅是为了获得一篇文章或者一个版面的新闻,还不足以让人们花费心思去付费的话,我们可以借鉴苹果的例子,找到一种像iTunes上的那类简易小额收费方式。乔布斯发明的每曲收费99美分的做法聚拢了许多音乐爱好者,我们应该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为新闻业获得更多的资金。”

即便是在真实永恒而又残酷的商业法则面前,“免费”也的确不是昙花一现。但是,它继续依赖于盈利的基础之上的事实决定了,它依然只是一个带着镣铐跳舞的理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世界,还就真不是免费的。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