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国投镇江港:但求所在,不求所有(1)
缪舢
12:13
2011-02-24
订阅
 1  |  2 
快公司观察 记者 缪舢 镇江市领导一直怀揣着做大港口的愿望,他们看中了国投的实力,通过国投之手建成大港三期,实现“以港兴市”的多年夙愿,此所谓“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之正解

在江苏镇江街头,每天上下班时间都能看到数辆车厢写有“国投镇江港”的豪华大巴驶过。这些高档大巴,是目前镇江企业中最高档的厂车,它们已成为城市上下班时刻的一道风景。

在镇江港集装箱分公司开票大厅上班的李小姐,每天端坐在豪华大巴内,迎接着市民羡慕的目光,每每能感受到央企身份的优越感。

大多数员工都和李小姐一样,起初并没有身处央企的意识。镇江港从地方国企变身为央企一员,其间经历了两种国企文化的激烈碰撞。抵触力量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对国投的不信任,镇江港人认为,国投控股不过是想分完红、挣了钱,再玩儿一出资本运作的把戏。但随着国投14亿元真金白银的注入,镇江港原先那些排斥的情绪逐渐消退,甚至慢慢认可了国投。

国投持有67%股权

2004年8月11日中午时分,江苏省镇江市临江的长江路上,一个高大健硕的中年男子下了车,手拎旅行箱,出现在镇江港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镇江港”)门口。

这位操着纯正京腔的男人,就是镇江港新东家、国投集团从北京总部空降来的常务副总裁张华。

一转眼,张华已在长江之滨的镇江度过了6个年头。在他走马上任前,镇江市政府对于是否将控股权交给国投也曾有过激烈争议。反对意见认为,港口优势是镇江市对外招商的一张名片,“以港兴市”承载了几代镇江人赶超的希望,天然长江深水港是老祖宗留给镇江后人的遗产,怎能落入外人之手?而国投对镇江港投资的条件是要控股,能够在实际经营管理中完整体现国投的港口战略。

在这样的焦灼中,富有魄力的女市长为谈判定了调。

“镇江但求所在,不求所有。”时任镇江市长的许津荣力排众议提出,镇江港控股权可以让给国投,但国投必须答应一个条件——投资大港三期工程。

大港港区的开发规划分四期完成,此前已建成一期和二期,到上世纪90年代中开始筹划总投资14.11亿元的三期工程。对于财力不算雄厚的镇江市和盈利状况欠佳的镇江港来说,如何跨越巨额建设资金的雪山是个难题,只能依靠外部力量解决。而码头属于基础设施,投资回报慢,很难像房地产项目甚或同样是基础设施的高速公路项目那样,从社会上公开融资。

知情人士称,镇江市领导一直怀揣着做大港口的愿望,他们看中了国投的实力,通过国投之手建成大港三期,实现“以港兴市”的多年夙愿,此所谓“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之正解。

国投对镇江港志在必得,自然承诺投资大港三期项目。记者在大港三期现场,几乎看不到作业的码头工人,货物经过一条条全自动港口生产线,从船上直接卸到堆场,与大港一期、二期忙碌的现场形成鲜明对比。张华说,大港三期的建成改变了镇江港两个历史,一是镇江港过去只有通用散货码头,现在有了专业化的全自动码头;二是过去的泊位只有2万吨,勉强能靠3万吨的海轮,而三期建成后能靠7万吨的海轮,跃升为超大型泊位。

经过三期的投资以及一期、二期由国家资本金转由国投作为出资人代表的早期投资,目前国投持有镇江港67%的股权,镇江市占33%。

2010年12月23日,张华在他的办公室,一五一十地向记者细数着镇江港6年来的变化:集装箱2004年只有7.6万标箱,到2010年底达到25万标箱;营业收入2004年3.27亿元,到2010年达6亿元;资产过去8.7亿元,现在25亿元;吞吐量从2007年的2700万吨到2010年翻了一番,达到5400万吨。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