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小溪才是桃花源
雷梓
17:00
2011-02-24
订阅
快公司观察 记者 雷梓 我到小溪时是村里唯一的外来客,真的与《桃花源记》里的“渔人”好有一比。

感谢一位“先行者”的推介,让我没有错过小溪——很多湖南本地人都不知晓它,却是被我第二次真心誉为“桃花源”的地方。除了它本身美妙的缘故,还在于它的“养在深闺人未识”。这一点与陶渊明对“桃花源”的表述相类似。

小溪是以原始次森林、峡谷、峰林地貌景观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区。区内林海浩渺,树林葱郁,森林覆盖率达92.5%,负氧离子浓度高,自然人文风光原始古朴,是中南地区理想的休闲度假、软探险旅游胜地。

对这样一个宝地,我总怀有一种矛盾的心情。每次发现一处纯真拙朴的地方,这矛盾都会“复发”——要不要将这个天真之地告诉更多的人?尽管我理解,由于贫困生活的压力,当地百姓从旅游业中求生计、谋福利的生存需求纯属正当,这也使得他们无法像桃花源里的“此中人”那样告诫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而是希望有更高知名度吸引外地游客来此消费。我的忧惧在于,有多少上善的山水已经毁在人类蝗虫的贪欲中了。

事实上,管理小溪自然保护区的政府官员已经撤换过好几拨,都与贪吃相关管理经费或林木资源有关。相比之下,我对游客过多涌入造成践踏伤害的担心,倒似显得有些过于书生气了。

我从湖南沅陵县城坐中巴,一小时抵达凤滩水库,然后在与大坝相距不远的一个叫“凤溪口”的小码头等候渡船。要说明的是,每天大清早和中午各有一班船去小溪,但我当天都错过了,此时只能包船去小溪。渡口上约有几十户民居,但大都关门闭户,苍凉破旧,只有一间小烟酒店开着,里面有一老婆婆和一年轻媳妇正说话,见我有问询之意,那年轻媳妇走出来,得知我要去小溪后说,“那你得等一阵,我帮你叫船过来。”最近的船家停在对岸,年轻媳妇搭手在嘴边作喇叭状,清亮亮的招呼声震动了那边船家的耳膜。

赶上班船只需4元,包船就得70元,并且已经是比较公道的价钱。半小时后,我抵达小溪码头,才知道从此地去目前惟一可供食宿的小溪村还有16公里,每天的班船与班车链接,误了班船也就误了班车。在码头开餐馆的老婆婆告诉我,只能再花80元从风景管理区建的绿园宾馆叫车过来接,感觉挺宰人的。

后来我汇集信息总结了一下:近两年,无论从凌津滩到五强溪,还是从凤滩去小溪或王村,以及从小溪去王村(包括返程),几乎都只在清早6~8点有一趟(最多两趟)定点班船,错过就只能找船家包船,关联产生高额费用。背后的事实是,因为景区尚未开发完善,或者吸引力下降,或者像我到来时正值淡季,来往游客大幅减少,再继续维持每天多趟班船运营负担不起成本,于是保留一趟是官方交通之必须,其他时间就只能“市场化”了。

刚对交通现状总结完,来接我的面包车就到了。16公里路一直在浩渺林海中蜿蜒,虽已近冬季,却几无萧瑟之意,依旧树木葱茏,鸟鸣山幽。尽管我觉得80元车费有些不厚道,但是开车的师傅倒是很热情,一路上为我贴心讲解景区风俗民情,让我听得兴致大增。临近小溪村口,他又诚恳地向我推荐住宿,我没入住景区官办的绿园宾馆,而是选择了湘黔山庄,一座三层的土家吊脚楼。后来证明选择非常正确,县乡政府来人都在这里用餐住宿即可充分证明这一点。令我惊奇的是,湘黔山庄所有客房的窗户都没有玻璃,甚至没糊一层纸。夏天正求山风凉爽还好理解,秋尽冬来时依然如此,让我无法不讶异。

小溪目前有三条游路开放,都是以名贵植物命名——巴东木莲、杉木王和黄心夜合。我到的当天下午,由接我进村的陈冲师傅引领,先去了最近的巴东木莲游路。对于我这样山区长大、常将山林当自然课本的人来说,这条道的景色着实一般,也就是巴东木莲这个树种还值得一看。巴东木莲是珍稀濒危植物,它的分布区十分狭窄,仅发现于湖北的巴东、利川、神龙架,湖南的大庸、桑植、永顺和四川的南川等地区,有些分布区仅存一株,而我置身的小溪自然保护区,正是巴东木莲分布面积最大且最集中的地区。

次日早上7:40出发,依旧是由陈冲师傅带路,走的是杉木王游路。8:30至环行路分叉口那座索桥之前的风景是最好的。近处流水潺潺,远山层林尽染,空气清新得简直有些呛鼻子。这样有山有水、植被丰茂的地界堪称世间少有。爬多级瀑布一段是唯一一个体力考验点,过了这个高点就无甚大碍了。杉木王的确壮大,但不像我想象中那样震撼。

下午3点,我从1500年树龄的黄心夜合开始第三条游路的行走。17:30走到蝙蝠峡的公路终点。事实证明,从黄心夜合开始游览是英明的,对于时间仓促或体力不足的游客而言,从黄心夜合到田溶瀑布是这条游路的精华段落,余下的后路除了考验你的徒步能力,意思不大。尤其沿途一系列的瀑布让我着实不敢恭维。对于我这样一个来自中国最大瀑布之乡的人来说,小溪到处悬挂的超迷你瀑布让我无言以对。这样的瀑布,实在不够黄果树瀑布群塞牙缝的。

综合评价小溪目前开放的杉木王、黄心夜合、巴东木莲这三条游路,前两者都是起始至中段为精华,而后者如无充裕时间和体能可以舍弃。

第三天凌晨5:30,我按陈冲师傅的叮嘱,准时在湘黔山庄大门口等候班车。原以为除了我,没什么乘客——我到小溪时是村里唯一的外来客,真的与《桃花源记》里的“渔人”好有一比——结果一路“收容”,最后竟坐满了,都是村里要外出赶场、访亲的乡亲。因为天还尽黑,来时半小时的路,去时走了一个小时。

我要搭当天唯一的一趟班船去王村。这条机动船比之前我坐过的都要大些,满员容量60人左右。6:50天放亮,7:15开船时天大亮。江面与山石亲吻的地方,缭绕着一层轻薄的雾气。船舱差不多坐满了,老人、孩子、男青年、带婴儿的妇女,闹闹嚷嚷,携带的包袱行李也是五花八门,最多是用竹背篓盛放的各色东西。打牌的,抽烟的,围着一盆炭火打盹的,蹦跳的,踱步的,伏在玻璃窗边看风景的,扯着大嗓门说家长里短的,说到开心处就放声大笑,声音盖过发动机的轰鸣。有个老妇人在绣鞋垫,两朵海棠花绣好了一朵,还有一朵正在成型……农家少妇神情骄傲地敞着怀给婴儿喂奶,小孩子四处乱窜,一点不怯大人不满的眼神,把玻璃窗东开一扇西开一扇,让冷洌的江风灌入船舱。

跟沈从文亲见并描述的仍旧很相似,只是我见到的,是他见到的那些人的子孙。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