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openresty
阚治东:一将功成万骨枯(2)
阚治东
20:23
2010-09-27
订阅
 1  |  2 

看走眼的新型电池

与上述项目不同,接下来我们投资新型铅酸电池的企业完全是看人走了眼。

这是一家注册在西藏的新型铅酸电池生产企业,是当地政府重点扶持上创业板的项目。工厂建在成都市郊,厂区很漂亮,绿荫环绕,看起来真像一个现代化的高新技术企业。走进车间,两条流水线正开足马力生产,工人们在紧张劳作。当时陪同我们的是公司董事长,年富力强,相貌堂堂,谈起企业的发展前景更是充满激情。他告诉我们,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很大,急需进一步投入资金再建两条流水线。同年我们组织公司员工去拉萨度假,自治区有关领导闻讯后,盛情邀我们一行前往做客,其间表达了对这家企业发展的支持。

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投资?

通过一番审慎调查,公司投资经理提交了投资建议书,理由很充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新型铅酸电池的市场前景看好;此项目是西藏重点扶持的创业板项目,上市也有保障。项目获得投资委通过后,投入了不少资金。

事隔几年,我已离开深圳创新投后,才得知当年的投资失败了,原因是我们投入的资金并没有真正进入电池项目,而是被企业领导挪作他用。

所以,我们这些投资人在一起经常说,投项目就是“投人”,这里的“人”是指投资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当然,知人知面不知心,谁都有看人看走眼的时候。所以看一个项目除了看项目本身前景外,看老总、看团队尤为重要。巴菲特在投一个项目前,首先就是和公司首席执行官谈话,谈思想、谈理念。人的因素经常起决定作用,不可不查!

超忽悠的“世界级”技术

接下来讲的是一个具有超级忽悠能力的“高人”故事,这类故事至今在PE投资领域不断重复上演。

有一年,深圳来了个自称拥有“世界级”动力电池技术的“高人”,说用他的专利技术生产的锂动力电池装在普通的汽车上,一次充电可行驶400公里,一套电池可反复充电400次 (至今这类技术仍无法在汽车上实现)。这位“高人”还把他们“生产”的动力电池装在普通汽车上,并在深圳高交会上做现场演示,深得市有关领导好评。深圳的大报上都对该项目做了大幅宣传,称通过该项目,深圳将成为未来的电动汽车城。

市领导让我组织一些投资机构对此项目进行投资,规模10亿元人民币,并让我担任工作小组组长。我先去新设在深圳高新区的这家公司进行调研,只见一条环形传送带从里间转出,转到我们面前后再转到里间,传送带上传送的是标有他们商标的电池。该技术持有人称,他们已建成了这条小型流水线,每天生产一定量的动力电池。我问能否去里面生产车间看看,被答复说不行,理由是事关核心技术。问这些产成品去路,称都已外销,销地包括很多国家和地区。于是我们的投资经理去了海关咨询,深圳海关告知,没有任何该公司出口记录,相反,该公司却有少量进口动力电池记录。

随着调查深入,疑点越来越多,在掌握一定证据后,我书面向有关领导汇报,建议终止这一投资项目。工作小组在讨论时,多数人也主张终止这一项目,其中包括深圳一些大国企的总裁和董事长等。

但没想到,在市领导召开的正式投资论证会上,一些参与该项投资的深圳国企投资公司老总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十分反常地表示,他们完全赞同投资这一项目。某集团董事长还说,这个项目之所以拖延了一段时间,主要因为创新投的阚治东对这个项目有些看法。有关领导听后自然恼火,通知创新投必须投资这个项目,不过当时领导也采纳了我分阶段投资的建议,第一阶段投入2亿元,其中深圳创新投也投了数千万元。

时至今日,8年已过,仍未见深圳动力电池出来,所有投资方大呼上当,但是为时已晚,投入的资金只剩下点残渣。总结教训,就是对各种冠以技术创新的项目,创业投资一定要科学认证,把调研工作做扎实、做精细,不能盲目迷信,更不能人云亦云。

“眼球率、点击率”

最后一则是有关“眼球”的故事,这与目前3G时代各运营商、内容营销商盲目追求受众群体“宽度”很相似。

上世纪末,互联网大发展。市场流传这样的段子:上街乞讨,只要在帽子上写上“COM”放在地上,马上就有人往里扔钱,如果能在“COM”前面再加上个“E”,即商务网站,更会有人往里大把扔钱。此说法形象刻画出当年创业投资追捧互联网的情况。那段时间,创投公司人参加创业投资活动,带一盒名片就能换回一盒互联网公司的名片。

在此背景下,深圳创新投资公司内部不断有人建议,我们应设立互联网专项投资基金,投资经理们也上报了很多与互联网相关的项目。我知道那段时间,很多人都往互联网投了大量资金,即使如此,我仍迟迟不敢出手,于是就有年轻的投资经理认为我们“老土了”。当时我的想法是,即便互联网公司追求的是“点击率、眼球率”,但至少也要有一个清晰的商业盈利模式,现在多数互联网项目或网站每年都要“烧”大把的钱,对这类公司,我又怎能投钱?

多年的大浪淘沙后,当年投资互联网的资金只有少部分修成正果,存活下来的那些真正优秀的网站,盈利模式都很清晰,我相信这也是他们成功的原因。

所以,做PE一定要避免头脑冲动,不论什么公司,都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商业盈利模式,哪怕目前没有盈利,也应该有个盈利预期。反之,任何只知“烧钱”的公司都是难以为继的。

上述四个案例的共同特点都是投资失败或不很成功。我想说明的是,创业投资可能创造神话,但也充满陷阱,进入这一领域,除了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谨慎的态度。很多新进入者看到了投资成功的一面,但看不到成功背后发生着什么。实际上,真正的创业投资就像决战沙场一样,是一个残酷的过程,投资经理们付出大量精力和心血去创造成功项目,但必然会有更多的不成功项目做垫背。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