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时候,这是我第三次在台上做分享,第一次和第二次都紧张到上台直接忘词了,所以我还写了十张纸,一会儿提醒一下我自己。
第二个也是很敬佩喊我上来之后,我们金融八卦这个IP时间很长,只要有一个人上来说,我是你们的老粉丝,这种话一上来就特别暴露年龄,因为我们这个2011年就开始运作和运营,到现在有七年了,但是在很多别的领域上,我们还是属于菜鸟级别的,像刚才是大腿本腿给大家介绍的短视频,还有兽楼处做深度阅读的,在这些领域上我们都是非常弱的,但是我们在这些领域上有非常丰富的失败的经验,这些失败的经验,我觉得很多时候也值得大家分享,尤其是在现在大家都会觉得是一个暗淡时期,听说最爱时刻还没来,王新说之后的十年还会更加黑暗,但是在非红利期,还有非高速增长期,我们觉得是一个很好修炼内功的时候,我们自己团队也会在这个时间去做调整,希望除了内容以外,我们还有别的什么东西可以去唤醒粉丝的。
先自我介绍一下,好多人都问我是不是本尊,首先我说一下我不是本尊,我们本尊是个男的,其实金融八卦女从初创到现在一直都是一个团队的运作,我们最早11年时候是公司市场部,当时做了一百多个号,有各种各样的奇葩的名字,在一百多个奇葩的名字里面,只有金融八卦女这个号跳出来了,我是18年加入团队的,我从来不参与内容,我是最早的时候06年毕业,一直到12年,是在广告公司里面,所以我被骗过来之后,一直在做市场和运营,大家可以看到负责商业合作市场,还加上了监管对接,这个是16年才开始的,因为16年确实监管对财经自媒体的监管更加严格,我们在监管指导下,不停去学习和成长。
也分享一下我们在这几年当中的一些心路历程,说内容创业者,特别是在新媒体裂变之前,内容呈现方式其实很多样,特别是我刚毕业的时候,十几年前那会儿,我们当时比较高端的尤哈佛经济评论那样的杂志,中间一大拨有读者,有很大的用户,还有佛山文艺,是我舅舅那一辈读的,还有更低的传播,像天某不孕不育医院,其实现在全部都因为整个新媒体的快速增长,变在同一个平台上了,所以大家会觉得说,现在新媒体它的呈现方式很多样,但是其实它现在都集中在同一个平台网络当中。
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整个宣导的差异化还是不一样的,我们自己的平台认为说,我们做也不叫严肃的内容吧,但是是以财经新闻为主,我们是希望去传播一个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还有很多不同的媒体平台,他们是以生活方式为主,这样的方式,我们觉得会,他在变现方式就特别方便,像读书的,一些做女性生活方式,母婴的、汽车的,他们的变现方式就会特别灵活和直接,链条也很短,这个也是我们一直很羡慕的地方。
但是我觉得金融八卦女在新媒体的浪潮当中,我们是一个幸运儿,为什么说我们是幸运儿?第一,我们是像是大腿一样,我们在第一拨红利期那个时候就开始做了,那个时候粉丝很便宜,不是我买粉丝,买粉丝对于金融行业来说是垂直性特别差的,我们只是获得粉丝的路径非常短。
第二,因为我们是比较少有的做轻松活泼的财经内容的,在新媒体这一拨裂变当中,这样的内容会比较容易受欢迎,会比较容易获客,获客成本会比必须的财经媒体低非常多。
第三,是因为我们很凑巧的做了一个财经和娱乐的一个混搭,这个混搭有很强的一个社交属性,第一,它是在一个垂直领域当中的,垂直领域本身就有它很高的壁垒,另外一个,因为新媒体提供了我们一个这样的活泼的传播的途径,所以在这拨红利当中,我们还是非常幸运,另外是我们公司除了媒体以外,还有其他的杠杆比较强的一些业务,所以在整个集团当中,我们觉得媒体业务是,不是拿来挣钱的,我们在整个集团的战略当中,媒体业务拿来赚影响力和赚口碑的,在我们的整个大公司里边,媒体就像女儿,我们的其他的挣钱的实业的业务就像儿子,儿子是每天挣钱给爸爸妈妈交税去的,我们就是每天光鲜亮丽在那边走台就好了,大概是这么样一个分工。
这个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惑吧,因为像我们也拿了一轮的融资,是17年的时候,我们是陈彤老师,还有高位资本投了一千多万,我们拿融资是很艰难的,我们是做财经内容的,所有券商爸爸都认识,他们一开始不是想投资我们,而是他们想看看金融八卦女是什么样子,他们后来看到我们一半初创团队一半是男的,他们就失去信心了,他们觉得我们不是那么急于变现,大部分的券商和VC,他们都会觉得,我们的这个太枯燥了,你们要不多经营一些别的商业模式,你们去拍个短视频,你们去做的个直播,直播我们也尝试过,特别惨败,你们去拍个电影,你们去卖个玩偶,这些都不是我们核心团队特别想做的事情,所以在这个漫长的融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其实是一开始做传统媒体的老师,他们确实是有这样的理想和那颗心,去希望把新闻和媒体这个东西做好。
也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整个团队的构成,现在有35个人,有30位不到是管内容的,内容有原创的,有深度的,有运营和分发,当然还有负责变现的同事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是负责做PR加GR加市场版,我特别没有地位,我中午吃饭跟杜老师说,我就是吉祥物,就是每次过了走个场,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品牌,在我们团队当中,主编的话语权,甚至会比董事长和CEO更强,因为这样的话,我们觉得整个品牌和整个公司,才会有长久的持续的生产力和影响力,你才会不会那么受市场和商业的影响,去我们整个最核心的产品。
最后说一下我自己的本职工作,因为其实像刚才晨光老师,他其实也是我们监管的老师,像胡亚东老师,也是我们监管老师,现在整个监管的环境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非常严格的,我负责,作为我们团队负责GR的同事,我一个人要对接八个监管部门,每个月里面差不多有十天以上的时间都在上监管的课,我们会希望是一个,我觉得监管就不是一个很好听的词,更多的我们希望可以和正能量病性,作为一个有760万订阅用户的KOL来说,也可以给社会一些比较积极的内容的发生。
IP和人设,因为时间有限,我就简单说一下,我们觉得在我们自己的理想当中,我们昨天还跟同事们打架,说到底金融八卦女是不是一个IP,还是一个机构媒体,最后我们得出来的结论是,你到底是IP还是机构媒体,不是你自己的编辑部说了算的,而是用户说了算的,就像我们觉得王思聪就是一个很成功的IP,虽然他不是,我觉得他其实是刻意的塑造那么一个人物,成功的IP我们觉得两个大元素,一个是有很鲜明的差异化,就是简单来说,一千个人当中,我一眼就能看到你跟别人不一样,第二他有持续的能量输出那样的内容和观点的,这个就需要跟他本身的契合度很强,这样子才不容易人设崩裂。
每日的自省,因为这个活动叫美好生活,我们有一个自己的相亲的平台,叫华尔街单身会,最近大家肯定听过一个梗,就是单身的人每天都在做什么?大家知道吗?单身的人每天就在网上给大家做恋爱咨询,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作为内容从业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员,每天都在担心我们能不能够输出好的内容和质量,去呈现出来这个美好的环境出来,但是我希望今天我在古语影像里面看到一段字,叫做北京有几十万个媒体从业者,他们善于输出观点,却开释不了自己的焦虑,尽管这次邀请过来的媒体老师从业人员,在你们每天那么辛勤码劲的同时,也要关注一下自己的美好生活,最后也是打个广告。
我们的微信、微博,还有我们的APP,欢迎大家扫码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