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娱自乐是一个成立于2015年的MCN,在MCN这个行业三年已经算是相对来说比较老牌的一个MCN了,我们在创立之初的时候,我们研究了MCN到底怎么运作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却突然发现一个很基础很基本,却很严肃的问题,就是土壤的不同,就是文化土壤的差异不同,这里我们在发现在美国,实际上不管你是在纽约还是在乡村,大家的审美的水平差异,其实没有很大,但是在中国的任何的一个一线城市的市中心,你朝你的东西南北任意一个方向前进五十公里,不用太多,你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有着不同审美标准的内容消费者,所以这一点就会直接导致我们在中国做内容,做短视频,自媒体它的难度相对来讲会比较大一些,在中国可能男人跟女人喜欢的女人长的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做内容的话,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难度。

我们的商业变现的法则,在Youtube上面有很成熟的贴片分层,在中国目前我们做短视频自媒体,我们的变现,难度相对来讲还是更大一些,需要去做一些品牌植入广告,建立社群,做电商,甚至还要做直播,但在Y上面,他们创作者只需要做自己擅长的内容,就可以做商业变现,他们更幸福一些,我们的土壤不同,所以我们创作的难度就比较大。

因为土壤的不同,我们会衍生出不同的内容的需求,虽然说这些内容需求,在国外也有,但是在中国,可能会更加丰富,我前面已经说到,我们男人跟女人喜欢的女人长得都不一样,男性用户跟女性用户,他们关注的内容和品类也不太一样,比如男性用户比较喜欢关注资讯、体育、军事、汽车,女性用户比较关注时尚、情感、旅行等不同品类,而且这些不同的品类当中,又会有不同的细分,而且还有很多的不同的新的需求跟新的细分的领域值得我们去开发,所以其实内容去开发的空间也非常非常大,而且随着人们自己他的生活面临不同的发展,他对内容消费需求也不断变化,比如少女的时候喜欢小鲜肉的明星,她长大以后,她可能会对母婴类的教育类的内容产生兴趣,如果在大学逃课,打游戏,看直播的男性之后,他长大之后,他结婚,开车之后,可能会对养车自驾游感兴趣,所以内容也会不断出现迭代化。

这种需求导致我们创作内容空间和难度一样都很大,我觉得内容创作行业的各位友商们,共同建立一些行规,建立一些生态,更加重要,我们合作的空间比竞争的空间也会更大。

因为我们是做MCN做很多短视频的自媒体,签约孵化了很多创作者,这些创作者也会被广泛的称之为网红,我觉得生态是需要内容创作者,爆款网红不一定是创作者。

如何建立土壤,因为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就在创立这家公司之前,就已经发现了建立土壤的重要性,比生产爆款内容更加重要,所以我们在这几年运作当中,也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们甚至认为,爆款没法去建立内容消费的习惯,爆款也不一定能够持续的产出优质内容,我举一个中国电影的例子,中国电影从来不缺爆款,中国电影中国导演一直都有世界级大导演,李安,王家卫,但是为什么中国电影的大片为什么烂片横行,我是认为土壤建立不够,我们今天中国电影在前几年的井喷之后,现在陷入了瓶颈,甚至倒退,是不是因为观众,因为前几年一些爆款的内容吸引进场之后,因为土壤的建立不够好,导致对中国电影产生了一些失望,而安然离场,这个问题大家要深思一下。电影跟音乐这个市场是很庞大,需要时间,需要调整,让我们的短视频的行业,因为我们的投资成本比较低,生产时间比较短,大家积极调整去做好,相对来讲比较简单一些,虽然说短视频比较轻,但是我觉得只要在传播内容,就是在传播文化,所以我们一直把自己定义为,MCN也是文化行业,互联网只是我们的工具而已,而且在中国有特别利好的两个消息,一个是我们的互联网发展比其他国家更加强大,我们的用户转移更加彻底,在中国你掌握了社交媒体,你做出的内容,其实发展的空间会更大一些,创作的空间跟创作的内容难度很大,所以一定要加速不倒退,所以人们常说历史总会螺旋的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人类的寿命是有限的,我们不要忘记在欧洲中世纪,我们经历了一千年的黑暗时刻,所以我认为热爱这个行业的,热爱内容的从业者,应该大家一起来加速这个行业的往好的方向去发展,共同建立有效的规则,建立土壤,可以像是迪士尼、华纳、环球,这样的好的文化的公司,文化的行业一样,一起来建立一个很好的生态,这个行业不会出现博弈,大家应该多多合作,也会有很多觉得MCN短视频投机者,做网红很容易,但是持续做好不容易。

大浪掏沙,创作者时代会帮我们留下真正的创作者,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