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好,感谢经济观察报的邀请,其实这已经是我第四次来参加这个盛典,今年4月份我离开了蜻蜓,从刚才分享的贾总分享的心路历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今天咱们的演讲的大的会议的标题叫美好生活,大概在两三个月前,有一天我走进人民日报的食堂,我发现那天所有的生蚝都免费吃,而且想吃多少都可以,我说怎么美好生活突然降临了,他们说这是人民日报70岁的生日,他比咱们国家,咱们中国明年是70周年,人民日报比共和国还要大一岁,但是百代旅行是一家非常年轻的公司,到今天为止刚刚满周岁,所以能够有一个机会来这儿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在这一年里,对文旅行业的思考和探索,还是非常荣幸。

我的题目叫诗和远方走到一起之后,大家看到这个题目,就回想起一个照片,在去年的时候,文化部和旅游局合并到一起,有一个挂牌的照片,所有的人转发的几乎都一样,就是诗和远方走到一起了,大家不看这个数据,在座的也能感受到,在过去的十年里面,其实旅游一直是一个风口行业,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消费升级,我们手里可支配的消费收入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整个互联网对旅游行业的不断整合,我们以前很麻烦,现在有了OTA平台,经过OTA的流量整合,资源整合,旅游变得不再那么复杂,我们可能现在在携程去哪儿,我们可能十分钟就能预定我们一个周末的行程,从数据也能看到整个旅游行业在过去的六年到八年的时间里,其实一直是一个加速增长的过程,这样的一个加速增长,在过去的十年到八年里面,可能很大的程度上是来自于人口的红利,越来越多的人,包括我们一些下沉的人群,有快手,有拼多多的,其实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得益于我们原来互互联网没有充分覆盖到那个人群,现在成为我们新的用户,旅游这个行业的红利增长,在这几年也是同样的一个趋势,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旅游,而且旅游的随着从原来跟团游到自由行,到现在开始尝试定制游,我们消费升级的体验也越做越好。

虽然大家有人说到,我们现在除了消费升级以外,还有一个词叫消费降级,什么样的是升级,什么样的是降级,我在旅游这个行业,小蓝杯一杯咖啡的价格,可能要比星巴克的咖啡便宜,而且促销的时候可能只是一杯星巴克的三分之一,我如果原来喝星巴克的,我现在喝瑞幸就降级了吗,没有,所以它综合的消费体验其实是提高了,而且价格的下降,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消费升级的一个正向的体验,我们看到整个旅游在过去的这些年,我们从生存型消费到发展型消费,到享受型消费,大家回顾一下自己旅游的经验,我们是越来越会玩了,还有大概两个月的时间,我们2019年的朋友圈又要开始了。

我特别喜欢早上起来翻朋友圈,什么样的内容是朋友圈获得点赞最多的,当然一方面是美女的自拍,比如说陈静芳发自拍的时候,我总是毫不犹豫的就去点赞,还有就是旅游的照片,其实我们生活已经非常亏了,但是我们看到别人去希腊,别人去看极光,别人去地中海晒太阳的时候,我们就容易点赞,我们在讨论美好生活的发现者,我觉得旅游跟美好生活是连接最近的一个重要体验,刚才也提到了我们的整个的旅游的现在的一个发展方向,以2018年一个节点,我们相信2019年旅游市场还会增长,但是增长的模式会发生变化,之前我们更多依赖于人口的红利,而之后其实是涉及到究竟怎么能把消费升级从粗放向精细发展,能够脚踏实地的落实下来,尤其是当文化部旅游局合并到一起的时候,我们在百度上搜的今年有的热词是文旅融合,什么是文旅融合,刚才有一位嘉宾的分享我特别赞同,他在说坐宝马哭和坐ofo笑的问题,当我们讨论说幸福,或者说美好生活究竟是一个精神体验还是物质体验的时候,其实我们看的是短板,当我们在精神上更匮乏,还是物质上更匮乏的时候,决定了我们综合的一个体验,坦白说,如果我们纵向去跟我们之前的生活经历比,我今年40岁,我跟我小时候的生活比,其实我觉得在物质方面,虽然大家都觉得不满足,大家都追求所谓财务自由,其实真的有这么一个自由吗,但是其实我们更多的时候,现在物质的这个门槛已经大大提高,真正大家获得幸福的时候,你回忆一下,你真正获得幸福的时候,很多是精神上的东西决定的,我们也觉得在旅游这样一个消费中,我们为什么爱旅游,是跟我们的爱好紧紧结合在一起,我们有的时候是出于一种文化的愉悦感才更爱旅游,我们为什么去遥远的地方去体验,是他们的异域文化感兴趣。

我们即使在这样的一个新的旅游时代,我们仍然看到有很多旅游中的问题和痛点,其实每个人在旅游过程中都会充分发现。

百代,我是从今年的4月份开始加入这个平台,我们开始在商量我们怎么在文旅这个行业里头做出不一样的东西,尤其我们背后是人民日报社和人民网共同投资的这家公司,他有自己独特的基因和背景,我们最早想到的模式,我们觉得能够给大家带来好的体验的就是定制,以前传统的零售是我有什么卖什么,我知道你这个用户是谁之后,我来给你做服务,我一定针对性更强,但是我们后来就想,我们作为人民日报基因的公司,我们是不是做我们最擅长的,于是我们决定了我们还是从媒体的这个角度切入,这个是对百代的总结,刚才一句话叫带你看懂世界,这个是百代旅行的一个slogan,也是我们的初衷,因为我们觉得有很多旅行社做到了带大家看世界,我们希望大家能看懂世界,这个是对旅游的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我们现在在做三件事,第一是在运营人民日报客户钻的旅游频道,旅游不是一个很重要的新闻客户端的门类,但是这个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的流量数据表现非常出色,已经连续三个月排在整个客户端所有频道的前三名,而且我们有信心在今年春节前,我们要突破月均的UA一千万的大的关口,在这个频道里我们提供了一些权威的资讯,包括我们独特的行业的观察,这个原创新闻是所有频道里面最高的,我们大概有50部门的内容是我们自己的记者跑到全国各地,跑到全世界各地采回来的一手的东西,或者跟合作伙伴拿到的独家的东西,而且这里面的视频,短视频的占比非常高,这也是我们在人民日报这个平台上,其实人民日报的内容团队,跟在座的各位一样,不是都是人民日报社论的样子来做新闻,我们很多的内容,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前一段三里屯的一个时光博物馆的落地的项目,包括看到前两天,我们人民日报新媒体做的武汉一分钟,重庆一分钟这样的短视频的产品,其实我们现在都是在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来制作新媒体的内容。

第二是百代旅行,百代旅行我们强调的是一个品质,这是一个真正2C端服务的平台,我们既做定制,我们的定制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的内容是把课程和旅游结合在一起的,我们每一个行程,都是带有强烈的文化的基因在里面,我们会找一个学者,或者找一个大的KOL带队,比如我们12月份我们去奥地利去听音乐会,这七天音乐会,每天晚上都有一场,有的时候听歌剧,有的时候听音乐,他会教授大家怎么听古典音乐的知识,整个课程体系也是非常清晰,非常实用。

还有一个是国家人文旅行研究院,这是基于人民日报的客户端平台上在做的一个智库的产品,我们跟国内文旅行业的大咖一起在运营这样的一个智库。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希望大家怎么看到百代,首先是眼睛和舌头,这个非常容易理解,就是我们的媒体基因,是我们的原生的基因,他在人民日报这样一个权威媒体的客户端上呈现他的内容,他用他的权威性和社会责任感。

这边是我们今年已经推出的一些栏目,其实旅游社看到的国家公园的巡礼,中国国家公园去年才成立的,这个报道现在只有我们一家是跟国家公园管理局来做这个报道,没有其他的媒体能够进入到这样的序列里面,我们也在做一些更贴近互联网化的产品,比如我们跟二更合作的《青年行走计划》,这个月已经开始开机了,我们做得一系列的活动。

我们也希望我们是个大脑,作为人民日报的平台,我们很多的服务的客户,其实是地方政府和旅游景区景点,我们除了给他们提供这种报道的合作之外,其实更多的我们是看到我们真正,帮他们解决问题,在旅游升级的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我们帮他们做一些事,比如说红色旅游,现在其实非常热,各个单位都在要求他们把党建工作做到实处,你真正做一次红色旅游,你会出现除了井冈山这种传统景点之外,你在北京你会发现没有可以去学习的东西,这块我们觉得作为人民日报,我们做这块,比做六人游这样的定制项目更符合我们的基因,从我们的角度帮助这个行业整体的消费升级。

再有就是我们做手和脚,我们会做一些服务类业务,比如说我们刚才介绍我们提供的一些线路,我们最主要的是按一带一路的概念,从中国走到欧洲的一路,从伊朗、中亚一站一站做过去,都是非常有特色,我们带大家看的这些博物馆,都不是一般的旅游景点,或者个人旅行的目的地,还有看得见的中国史,比如我们在北京做梁思成的北京城这样的概念,我们把梁思成在他的对北京城的理解这些景点,带大家去走,我自己走了一下,因为我是一个北京长大的孩子,我对这些东西感情非常深。

我们其实也在想办法用互联网产品的思维,去做一些新的尝试,比如这个小飞象亲子俱乐部,是我们把北京地区的很多景点,亲子培训机构,亲子场馆设施整合到一起,一张会员卡,如果你每个地方都去,你会消费一万块钱,现在这张卡只卖168,我们其中一个景点是欢乐谷,我们选择的这个景区景点,都是针对亲子这个人群的很精准的需求来时间,一共有五十家目前这个景点,这些景点其实我们不仅是他的一个门票钱,我们比如在北京52周,每个周末在北京的博物馆里都有亲子课程,我们希望做的所有的事情都围绕公司的价值观,我们要带大家看懂世界,我们觉得孩子是最重要的。

最后百代旅行还是什么,我们还希望我们是一个平台,能够把用户流,资源流,信息流会聚到一起,能够团结携程、飞猪,把中国旅游消费升级的市场做深做大,最终实现这个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