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消费者端看到的中国市场的发展,也是今天主题美好生活的验证。
大家一直都在关注整个中国市场的走向,从数据来看,一到三季度,民生消费增长稳健的,是5%左右,比去年4.7%还是高一点,今年有一些通胀的因素。
过去这几年,整个中国的市场增长内在驱动因素,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平均价格的增长,背后的消费升级的黑洞,另外就是中国城市化,也就是越来越多的五六线城市乡镇,他们消费者生活方式,进化成城市消费者方式,这个对城市化有非常核心的推动力。
从整个市场来看,线上拉动全渠道增长。我们看到全渠道增长,差不多是4.5%,但是线上能够达到30%。过去这几年,如果我们来看消费品里面,整个截止到今年上半年为止,差不多达到9%,如果到三季度,这个数字会更高一点。
而且我们整个中国线上线下同时购买快速消费品的消费者接近达到60%,这个数字也是远远超过很多的发达国家。
我想说美好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特别是在17年18年,我们观察到三个主要的趋势驱动整个市场增长,第一是健康+,第二就是满足消费者即时需求,第三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我们分别看一下这三个关键词是代表了怎样的市场机会。
首先我们看健康,健康应该来说是一个很不变的话题,消费者都希望吃的健康,用的健康,但是我们也看到最近这一年,健康的趋势在发生一些比较潜移默化的改变。第一个,就是消费者对健康的诉求,从外及内,从标对本,消费者对产品本身越来越关注,对于产品内在的机能,特别是我们看到在美妆的产品里面,消费者对于产品成分越来越关注。
同时满足今天的中国的消费者高效即时的需求,成为新的风口,目前来看健康的品类增长,比如像高端方便面增长速度非常快,能够快速高效的满足我的美容产品需求增长非常快,以前花半年时间才能让我变得很美,现在有一些产品,你七天就可以变得很美,消费者越来越没有耐心,希望很快速改变自己的生活,也会推动很快其他一些产业的发展。
另外就是小众和娱乐,如果我们来看小众品牌,目前在中国线上市场,它的增长是非常非常快,我们有一些数据,整个市场前50位的品牌,它在线上的占比只有16%,但在线下占比30%,就是说反过来说,大家可以看到在线上,有非常非常多的小众的品牌,那些小品牌,会对整个市场有非常大的刺激推动的作用,我们看到今天的消费者,越来越希望有自己的专属配方,那些跨界产品给消费者带带来一些刺激,很多品牌通过一些非主流的媒体,进行IP营销,最后也带来很好的效果,我想具体我就不展开讲了。
对于美好时代,当然机会是非常非常充足的,但是对我们品牌来说,也需要注意三点,第一我们重新定义今天我们的品牌跟消费者的关系,第二我们重新定义社交和购买的关系,我们怎么样用社交拉动购买,第三我们重新定义我们渠道的边界和使命。
今天的中国,我们一直讲老龄化有很大很大的机会,但是目前来说,老龄化没有给我们市场带来特别明显的红利,今天中国的市场红利还是年轻人,所以现在所有的品牌都在收割年轻人这一拨红利。我们看到国际的大牌,在欧洲市场都是40岁以上的女性,都是收入比较高才会买得起这些产品,在中国雅诗兰黛像这样一个非常贵的产品,它的50%增长是来自于15岁到24岁的消费者,前两天我去一个国际大牌的董事会去给他们做一些分享,他们说这样的产品,他本身的设计研发背后不是为了这些消费者设计的,因为中国的消费者太希望见到效果,就买这样的产品。
像这样的国内品牌,也有非常非常快的增长,其实主要的增长,其实也是来自于15到24岁消费者,这个跟前面我们京东的刘院长所分享的数据,其实也是不谋而合的。
同样我们也看到目前大家越来越少看电视了,社交正在慢慢打破所有购买的边界,我们看到在过去一年里面,差不多五分之一的中国消费者,他通过微信购买快销品,在微信上面的拼团,在微信上面的微商增长非常非常快,就像拼多多,一下子出来3.4亿活跃用户。
另外我觉得技术对于市场的增长,其实是有一些拉动的作用的。双十二的时候,我去一个零售商的客户门店,超市门口有一个机器人引导你,增加了很多娱乐化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让更多年轻消费者,愿意去线下门店,觉得有些新鲜好玩的东西。大家都看到过去一年里有非常多蛮有意思的新物种,这些新物种也会让我们线上线下有更明确的融合,也能帮助我们线下的零售企业或者线下企业,能够引领中国的年轻消费者。
我们今天要思考的三个话题,第一个问题,我们今天的品牌跟消费者,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已经不是一个买卖关系了,我们是他的朋友,还是师长,还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要重新考虑。第二个问题,社交在整个营销环节里面,整个营销链里面的关系,怎么样内容带货,怎么样通过社交种草,怎么样把娱乐游戏结合在一起,最终提高我们的转化率。第三个问题,就是怎么样去重新定义渠道,或者是零售的边界,跨场景的沟通,刚才我们有讲到京东和曲美,就是非常跨场景的沟通,我们把线上很多的技术变到线下的场景,让消费者在场景中勾起购买的欲望,怎么样抓住全渠道的合力,因为所有的零售商都只做线上或者只做线下,很多APP也在通过O2O收获线上的案例,我们希望通过实在的数据,能够帮助我们企业获得更好的利益,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