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昌平:土地制度的核心是谁占有土地收益 | 11-27
- ——访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昌平 记者:您刚刚去越南考察了他们的土地制度,越南的土地改革已进行了15年,有人说越南的土地改革是“私有化”,因为土地可以自由买...
- 樊纲:克服改革焦虑症,坚持渐进式道路 | 11-25
- 我们有一个特殊的问题,腐败的根源是什么?是我们原来就有的计划经济。含义是什么呢?就是太多的事情是公权,我是一直不太赞同太多地从道义的角度去思考腐败这个问题,其实这是制度造...
- 李昌平:中国农村将彻底走上菲律宾道路 | 11-21
- 锦涛同志今天去了安徽小岗村,肯定了小岗村当年“求温饱”——“分田单干”的历史贡献,对小岗村前年以来“奔小康”——“重走合作路”一字未提。全国人民都知道小岗村“重走合作路”...
- 陈志武:美国经济自愈能力不容小觑 | 11-20
- 和所有学术有成的经济学者一样,陈志武教授第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倍感亲切。 一个阳光明媚的初冬上午,在美国纽黑文市一幢幽静别墅的二楼,记者和这位知名的耶鲁学者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
- 张千帆:走向世界的中国宪政—制度与文化的百年进化 | 11-20
- 从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至今,中国宪政走过了百年风雨历程。百年宪政一路走来,确实是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由于从传统体制到宪政的进化必须经过制度和文化上的双重变迁,中国宪...
- 马红漫:暂缓提高最低工资体现勇气与理性 | 11-19
- 在经济形势下滑严峻压力下,各类维护经济稳定政策陆续出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日前发出通知,决定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并在有条件地区降低基本医保和工伤...
- 美国的大选和中国的村选 | 11-18
- 今天是美国大选尘埃落定的日子;今天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10周年的日子。一个选举会产生世界上最为有权势的领导人,另一个选举涉及世界上最多的选民和最小的...
- 周其仁:如何看待经济大势的转变 | 11-17
- “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及企业的对策”专题论坛 主持人: 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专题论坛,我们今天论坛的题目就是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的对策。今年可以说世界经济出现了从上年度...
- 王自力:“取代”美元不如“制约”美元 | 11-14
- 在“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冲击下,旧有的美联储金融监管体系弊端暴露殆尽,不仅长期以来在国际金融监管领域“无所作为”的IMF和世界银行再度成为千夫所指,而且在建立国际金融新秩...
- 马骏:2009年财政政策 | 11-06
- 明年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已经远远大于我们几个月以前的预期。笔者估计,如果明年没有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即明年的赤字与今年财政赤字的决算数一样),中国的GDP增速可能会从今年的...
- 顾昕:当“事件”发生 | 11-05
- 三鹿毒奶粉事件愈滚愈大。相当一批以标榜“企业社会责任感”而知名的公司竟然深陷其中。不仅奶粉有毒,而且普通液态奶也含有有害物质。原本,天真的人们以为毒奶粉只是一家企业的无良...
- 吴敬琏:中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危机 | 11-04
- 这两天听了很多很好的意见,我也试着来对这次金融海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对应的措施做一点我的理解和说明。 第一个问题,我想说一下我对这次金融海啸的性质的理解...
- 陈志武:金融海啸中国可能是最大赢家 | 10-29
- ——专访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 救市,救市!还是救市! 这是全球经济连续几周内惟一的关键词。当这场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进入一个危急时期,美...
- 萧默:“伦理政治”刍议 | 10-29
- 最近闹得全国乱轰轰的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是:一位北京年轻人杨佳跑到上海,杀死了六位无辜警察,重伤四位,一审被判死刑,无论依情依理依法,看起来应该毫无疑义,却引起了一阵社会风波...
- 成思危:做说真话实话的改革促进派 | 10-22
- 中国改革过程的四个特点成就了中国改革取得的成功我国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成绩是巨大的,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国今天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回顾三十年改革的历程,可以看到层出不穷...
- 丁学良:利益集团绑架国家政策 | 10-20
-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政治领域里最重要的进步就是逐步的制度化。它最突出的体现就是最高政治权力的交接越来越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进行,有一个大概的时间表。这就是说,中国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