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9-03
订阅

世华财讯经济论坛召开,巴曙松评说当前经济形势

“中国经济2008: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竞逐之间 机会与挑战的对话” 于8月31日在深圳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指出,目前经济增长回落速度比想像得要快。为应对本论经济调整压力,他建议通过降低税收给企业和居民更多的资源支配的能力,同时宏观政策适度从紧,配合微观方面大幅度放松管制。

巴曙松表示,中国这一轮的经济增长从2000年启动,在2002年开始加速。巴曙松对此前的中国经济增长用了“七上八下”来形容——“GDP数值比7%低了有点冷,比8%高了有点热”。广义地扩张应该是2002年开始启动。2004、2005年时曾有宏观经济学界担心国内产能过剩。但最终这个担忧没有转为现实,主要因为,当时正好碰上国际市场上,经济大幅上扬,把国内这一部分过剩产能消化了,亦可以说,中国在本轮国际大潮中取得了很大收益。

以钢铁为例来说,中国在2005-2007这几年间,增长很快,但并没有出现过剩。这是因为如果将当时扣除中国以外的全世界钢产加总起来看,总产量是降低的。很多海外的产能需求转移到中国来。所以,正是国际市场消化了那一部分过剩的产能。

国际经济的走向与国内密切相关。目前,恰逢国际经济总体回落,这亦会加大国内经济调整的压力。巴曙松指出,本轮经济增长的回落速度比想像得要快。而面对本轮经济调整的难点在于,以前所熟练运用的政策工具在这一次的对抗里不一定有效果,或者效果不一定很明显。如:基础设施。在上一轮对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大量投资基础设施。而现在,同样也有规模上千亿甚至两千亿的投资,但由于GDP规模已比十年前大得多,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已小得多。再如,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是由千千万万个居民和家庭来分散决策的,不是说启动就能够启动得了的。

所以,从经济增长来看,巴曙松个人倾向于降低税收,给企业和居民更多资源支配的能力。同时,借鉴美国在应对通胀、滞胀时期的一些政策经验——宏观方面货币政策适度地从紧,加上微观方面大幅度地放松管制,使这些出口部门转移出来的资源有一个地方可以去。原来国内很多服务业或者是特定行业,对民间资本的准入门槛相当高,如:金融、航空、基础设施、铁路等等,对于这些行业的一些管制应逐步放开,吸引资本进入,这样可以为国家应对这个调整提供空间。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视频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