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9-02-28
王延春
订阅

要下大功夫规范国内市场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延春 企业要避免“出口转内销”的盲目性,找准目标市场。一些中小企业可以在内销中给大企业做贴牌。 

35美分留给中国企业,20美元装进美国老板的腰包,这是中国出口一个芭比娃娃的利润分配链。然而,即使这样的贸易产业链现在也陡然绷紧。去年以来,国际订单锐减,迫使中国出口企业眼光向内。据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统计,参加2008年“秋交会”的企业中,约有70%的企业计划“出口转内销”。

那么出口企业如何转身?近日记者采访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

经济观察报:你怎么看长期依靠出口外销的中国制造企业寻求“出口转内销”?

梅新育:赞成。无论从出口企业的长远利益看,还是应对眼下国际市场需求走弱,内销都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然,从微观基础上讲,这样可以改变我们过于依赖外部市场的做法,而且也有利于向国内市场引进国际的一流商品,让我国居民更多地享受本国制造业进步的成果。

经济观察报:中国很多制造企业往往愿意选择现成的国外经销商,不愿意建立自己的市场销售渠道,特别是国内市场的渠道。导致了企业过度依赖于价格优势取悦国外经销商。现在建立国内销售渠道,可以改变目前的困境吗?

梅新育:制造业企业过度依赖出口导向是可以理解的。在起步阶段,由于实力不足,企业希望借现成的国外经销商避免风险,集中精力尽快在制造环节发展起来。就总体而言,外销资金收付等方面比较规范,企业资金回笼快。不过这样做也陷入了你说的那种困境。转入内销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不过可以预见,“出口转内销”能够成功的肯定只是一部分企业,还有一部分企业不可能成功。为了方便企业取得成功,我们需要在规范国内市场方面下大功夫,在信用、销售回款等方面健全国内市场,吸引更多企业关注国内市场,降低企业的风险和运营成本。

经济观察报:出口企业转内销容易转吗?渠道建设、品牌定位、开发设计等需要大量资金,大型企业好办一些,但从事加工贸易的中小企业“转内门槛”是不是并不好迈?

梅新育:不容易。应该看到,能够实现转型的企业只是一些大型的、实力雄厚的加工贸易企业。另一些企业将没有实力实现这种转变。对于这些中小企业而言,可以在内销中给大企业做贴牌。当然,企业要避免“出口转内销”的盲目性,找准目标市场定位。

经济观察报:据悉,商务部与海关总署等部门正在酝酿出台支持外向型企业“出口转内销”的政策。是否应该给“出口转内销”政策以支持?

梅新育:我觉得应该给一点支持,把政策推进到实质的操作阶段,及时拉企业一把,防止企业大面积倒闭,从而引发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经济观察报:外贸企业密集反攻国内市场,国内消费市场能否接纳?

梅新育:内销转移是有限的。我国很多传统出口产品的生产能力已占到世界的80%-90%,仅仅依靠国内市场不可能接受全部出口商品,但应该能够接纳一部分,而且这部分应该是有吸引力的。

经济观察报:出口企业的向内销转移,对国内市场格局带来哪些影响?

梅新育:不少外销商品是国内没有的,转入国内市场能够明显提升国内市场的层次,丰富国内市场的花色品种,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有利于启动消费需求。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