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模式”争议30年(1)
汪言安 刘聪
13:28
2010-04-12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汪言安 刘聪/文 30年“昆山模式”

20世纪80年代初,江苏昆山自费办开发区,开启了一条后来被全国的城市广为学习的“三位一体”的城市化之路,学界称其为“昆山之路”。

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刘维新带领他的团队踏进了昆山,对这座城市进行了为期18个月的实地调查,对昆山的城市化经验做了全面系统的理论总结,1995年正式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有关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专著,在这本专著中首次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三位一体”理论。

按照刘维新的总结,昆山“三位一体”解决了当时昆山乡镇企业过于分散和农民“离土不离乡”的问题。

在昆山小城镇发展建设的同时,在小城镇周边开辟“工业小区”,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分散在各村的乡镇企业集中在“工业小区”,以解决当时 “村村冒烟的污染和基础设施不配套”问题,并将乡镇企业的职工迁移到小城镇居住,从“离土不离乡”变成“离土又离乡”,成为城镇居民。

由于当时的农民都到乡镇企业打工去了,很多村庄成了空心村,昆山将村庄通过统一规划合并,合并后空出来的旧村庄改造成粮田,既增加了耕地面积,又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这种模式改造了昆山的产业结构,产业集中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额增加,通过推动小城镇发展,使“离土不离乡”的农民真正变成了城市居民。

“昆山模式总结出来之后,被中央高层充分肯定,认为从可持续角度,较大程度地做到了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而且也没有以损害农业为代价。”刘维新说,之后,中西部地区不少城市就借鉴了昆山“三位一体”的理论创新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和城市化。

当时学界反对者认为这种城乡一体化的模式不科学,觉得这样下去会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也有人认为昆山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最快发展起来的,经济基础好,因此昆山的经验难以为其他城市学习。

“我和我的团队并不认可这些说法,比照欧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当时我们就预估,20年之内,中国其他城市也将拥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昆山的经验自然就有更多借鉴的价值,今天看来,我们当时的预测正在变成现实。”4月7日,刘维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2005年刘维新再次来到昆山调研,当时的昆山已经是中国百强县市中排名前列的县级市,相比10年前,本地人口加上外来人口,总数已经增加了一倍,经济总量也实现了成倍的增加,完全达到了一个中等城市的规模。

“在和当时的领导层交流的时候,明显感受到了当时昆山政府官员出现了膨胀的想法,当时的市委书记就提出了我认为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想法,即要把昆山建设成江苏省的第二大城市。”刘维新说。

刘维新当场表示不赞同这一城市化规划,“昆山的南边是上海,北边是南京,离杭州这么近,这种局面决定了昆山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成为大城市。”刘维新认为,昆山城市化模式的下一步发展目标应该是朝着“生态城市”方向走。

三种模式之争

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成为各界研究的热点。改革开放30年来,在学界,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争论一直没有中断过,学界的争议也反复影响着决策层有关城市化政策的方向。

城市规模是最开始讨论的焦点,并由此形成了“小城镇论”及与之相对的“大城市论”,随后又派生出“中等城市论”与“大中小论”等。

“小城镇论”的立论依据主要是“国情与乡情”。主张这一模式的人认为,中国城市化道路有其独特性,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高达2亿多人,靠大城市解决不了这样多的人口就业压力。解决的办法应该是发展小城镇。小城镇是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由于地缘关系紧密,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的成本要低一些,这样可以降低城市化的成本。

1980年,在当时城乡分隔、大城市基础设施滞后的情况下,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出了 “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总方针。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你的游览器不支持flash